邓伟,男,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曾任所长,1957年9月1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83年7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获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1995年6月在本所获理学硕士学位,2001年7月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3年12月晋升为副研究员,1997年12月被中科院特批为研究员。1985年9月—1989年4月任三江平原沼泽湿地试验站副站长,1995年6月任科研与条件处副处长,1996年2月任处长,1997年1月任所长助理,1997年8月任副所长,2000年10月任所长。2006年2月任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到所工作后,在中科院湖沼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湿地生态水文过程与效应研究,定量揭示了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系统界面水通量过程与机理,解析了生长季湿地蒸散量与植被叶面积指数(LAI>1.5)的关联机理,为深化湿地生态水文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根据松嫩平原湖沼调查和空间分析,创新性提出了湿地水空间的概念,探究和阐明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水文周期规律作用下洪泛湿地格局特征与变化规律,阐述了湿地水空间对平原水文循环与水资源再生/恢复的调节作用,学术观点在2004年241次香山科学会议(中国湿地退化、保护与恢复,是执行主席之一)上得到认可,论文被《科学前沿与未来》第九集收录,为湿地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性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刘兴土先生牵头组织下,合作出版了《沼泽学概论》,为深化沼泽湿地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
在科技部、水利部、中科院农办和吉林省农发办等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开发利用研究,分析了地下水运动规律、水化学特征与地表盐分运移关系,引进美国地下水三维模型(REMAX)和澳大利亚LEACHM模型,阐明了盐碱地农田灌溉盐分运移规律,通过抽水影响半径的计算,合理进行了试验示范区地下水开采井的科学布局,建立了农业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合理利用地表水、地下水和农田水盐生态化管理提供了关键技术,促进了松嫩平原碱地生态农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986年6月参加了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活动,在长江源头地区进行了为期53天的科学考察,在那里发现有大片高原沼泽分布。采集了河流、湖泊、地下水和沼泽水水样,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与总结,在《地理科学》上发表了科研生涯第一篇研究论文:“长江河源区水化学基本特征研究”,而后又在《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发表了英文篇。
1989—1991年参加了国家海洋局组织的全国海岛调查,负责辽宁省海岛的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与编图工作,通过实际调查,查明了566个岛屿的地质和水文地质基本特征,对重点海岛(乡镇所在地)进行了专业填图,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调查数据,分析和阐明了辽宁省海岛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对策,并作为责任编编参与了《辽宁省海岛地图集》的出版工作,为辽宁省海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科研实践中加强地理学知识体系的学习和把握,拓展研究视野和领域,关注东北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牵头组织和编著首部《东北区域发展报告》,200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其比较系统地分析和阐述了东北区域发展的历史过程、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和开发利用,阐释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对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科学建议,是科研、教学和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重要参考。
积极参与和布局科技平台建设,1984年11月参与三江平原沼泽湿地试验站建站的选址和建站工作,1985—1989年4月作为副站长亲自参与并完成了我国第一个沼泽试验站建设,建成了1000m2的综合实验楼,相继完成了试验观测设施的布设与安装工程,无偿征用1500亩沼泽试验用地,1989年沼泽试验站正式开始运行并积累观测数据。2003年战略性部署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建设,亲任站长,当年6月由本所与吉林省大安市共建的“碱地生态试验站”建设奠基。在多方支持下,特别是吉林省农发办的大力资助,在裘善文先生作为科学顾问指导下,在吉林省发改委领导的关怀下,在白城市和大安市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参建人员2年的奋战,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碱地生态试验站,建成约800 m2的综合实验楼,布设和安装了气象观测、水盐动态观测等设施,无偿征用实验与示范用地1000亩,相继开展了羊草植被恢复、地下水种稻、农田水盐运动过程与调控、耐盐抗逆实验等研究工作,为吉林省西部盐碱地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性和技术性支撑,不断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在碱地生态研究方面发挥了基地性、引领性作用。
在担任所长和主持研究所工作期间,团结带领一班人,结合研究所现状和发展态势,用创新理念,凝练研究所战略发展目标,明晰创新发展思路,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发展举措,使研究所各项主要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组织争取重大科研项目,提升研究所对外竞争能力;抢抓机遇,不等不靠建设新园区;两所无缝整合,进入院知识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体制机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使研究所的综合实力有了显著增强。1998年所领导班子被中科院评为优秀领导集体,1999年研究所被评为吉林省模范集体,2001年研究所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1998年在中科院研究所分类定位工作中,协助完成了基地型研究所论证工作,在方案编写、答辩材料准备方面发挥了骨干作用。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推进中,认真领会院党组有关研究所整合发展的战略意图,2001年12月组织领导了原中科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和原中科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的整合工作。在整合过程中,秉承融合发展思想,牵头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与科研骨干热情交流和座谈,在统一思想、突出特色、创新发展方面凝聚了绝大多数科研和管理骨干的共识,在进一步明确科技前沿问题和东北农业与湿地生态研究领域重大战略需求基础上,认真编制整合创新发展方案,并于2002年3月8日的院长办公会上通过了整合方案,整合后的研究所被命名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02年6月28日中科院副院长陈宜瑜和吉林省副省长刘淑莹等为在高新区新建的科研园区落成剪裁,由此也为后续新的创新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所容所貌焕然一新,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生机。
积极推动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俄罗斯远东太平洋地理研究所、美国犹他州大学、日本香川大学、日本稻作研究所和澳大利亚CSIRO佩斯水土研究中心、德国马普学会地球化学研究所、英国伦敦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在促进东北亚地理研究、湿地生态水文、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地下水管理模型应用、水稻耐盐碱抗逆功能培育、水盐运动与调控等方面的科技合作与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研究所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提升了研究所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积极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凝练出黑(黑土)、白(盐碱地)、绿(湿地)学科特点,组织申报并成功获批黑龙江省“黑土生态重点实验室”、组织申报获批了《湿地科学》,学科发展凸显特色与优势;自主布局了人才培养计划,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织申报各类重点和重大项目,为东北湿地生态保育、黑土农田系统生产力提高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促进了研究所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圆满完成知识创新工程二期各项工作任务,研究所发展跃上新的台阶。
在所工作期间,发表论文187篇(英文第1、第2作者16篇,中文第1、第2作者118篇),出版专著7部(主编2部、副主编4部)。
培养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1名,协助培养(副导师)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2名。
应用遥感技术调查吉林西部古河道及探讨综合开发对策,1994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3;东北商品粮基地可持续发展综合技术平台构建与示范,2004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排名第1.
1997年荣获国家科委(科技部)国家科技扶贫先进工作者;2003年荣获中国科学院和人事部先进工作者;2004年荣获吉林省劳动模范;2006年荣获吉林省人民政府生态省建设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