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岩,男,满族,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所长,1959年5月出生于长春市。1982年1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水文地质专业,同年分配到本所沼泽研究室从事科研工作,1990年7月作为中科院公派访问学者赴芬兰国家地质调查所从事泥炭沼泽研究。1991年7月任沼泽研究室副主任,1992年11 月任所长助理,1993年3月兼科研计划处处长,同时负责人事教育处工作。1993年10月任副所长,1994年11月任常务副所长主持工作,1995年2月兼党委副书记,1996年5月任所长。1997年9月—1998年8月,中央党校第14期中青年领导干部班学习。1999年4月调中国科学院任人教局副局长(正局级),2000年6月任中科院副秘书长兼人事教育局副局长、科学时报社社长,2001年3月任中科院副秘书长兼人事教育局局长、科学时报社社长,2003年10月任中科院副秘书长兼京区党委书记,2003年12月任中科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兼京区党委书记,2005年3月任中科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兼京区党委书记、北京分院党组书记、常务副院长,2013年5月任中科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兼京区党委书记、北京分院院长、分院党组书记,2017年7月任中科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兼北京分院院长。2005年2月—2017年1月兼任中科院工会主席,2003年10月—2017年7月兼任中科院党校常务副校长,2004年3月—2018年3月兼任中科院体育协会主席。历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评为中科院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6年被教育部、人事部评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01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
在所工作期间,一直从事湿地水环境研究,作为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先后完成了10余项国家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院重点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主编和编写专著3 部,发表论文 4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14名。
作为科研骨干,1990年被选派国外深造。在国外进修期间,虚心求教,刻苦钻研,一年中在国外发表2篇论文,还参加了国外泥炭湿地专著的编写,受到芬兰同事们的热情称赞。作为一名年轻的科研人员深知祖国的需要和单位领导、同事们的期盼,没有受国外良好工作环境和优厚生活条件的诱惑,谢绝了导师的一再挽留毅然决然按期回国,这在当时的年轻人中按期回国是极少数,也是我所青年一代出国人员中首位按期回国人员,因此,得到当时所领导和全所职工的赞扬。
担任所长助理、副所长期间,在所内管理混乱、经济状况极差的情况下,主动承担了课题整顿和清理暂付款、借款等工作。由于决心大,方法得当,措施有力,收到了明显效果,得到了全所职工的信任和支持。
在担任常务副所长主持工作伊始,就致力于改变、推动和发展研究所。面临所内形势不稳,人心涣散,财政拮据,开资靠借款,所欠外债400余万,历史遗留问题多等十分困难的局面。为了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形势,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找老科学家、科研骨干谈话,了解情况,征询良策,由于集中了职工的智慧,全所上下对所面临的困难、机遇和挑战有了明确认识和正确的分析,认识到深化改革推进结构性调整是解决地理所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理清思路,经过梳理和认真分析后,便开始大胆改革,调整机构,完善研究所运行机制。为此,打乱了原有建制:按科研系统、科研支撑系统、管理系统和开发系统进行分类。科研系统实行部分全成本核算,支撑和管理系统实行定编定员,开发系统实行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工资自付。调整后的中层干部队伍由老一代向中青年一代过度,实现了中层干部年轻化。
担任所长以后,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振奋精神、团结一致、深化改革,作为工作的理念,积极推进研究所的结构性调整,增强所的凝聚力和整体生存竞争能力,发挥本所多学科综合优势,加大“九五”立项,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提出在不远的将来,把研究所建成学术思想活跃,队伍精干、充满活力,名副其实的东北区资源、环境与区域持续发展中心和中国湿地研究中心,东北亚一流的综合性地理研究机构的目标,并以此作为领导班子的工作重点。在这一目标指导下,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了所长4年任期目标,明确了研究所改革发展思路和改革举措,职工备受鼓舞。通过3个月艰苦努力扭转了被动局面,使研究所的建设开始步入正轨。通过结构性调整完成了研究所定位,顺利进入院改革定位试点基地型研究所行列。
上任后不到三年,结构性调整进入实质性阶段,历经的改革与调整已初见成效,摆脱了困境,全所各方面关系得到了理顺,各项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和制度化,合力兴所已成为全所职工的共识和坚定信念,学科建设和研究所定位目标更趋成熟和明确,强化了农业科研团队建设。在此期间,在保质保量完成 “八五”课题全面总结验收的同时拼力抓科研立项,多方争取课题,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努力,落实了一批国家、院、省级项目,以国家“九五”东北农业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为牵引,建立了“松嫩平原盐碱地综合治理大安示范区”;主持院重大项目:建设东北地区农业综合开发试验示范研究等。“九五”科研项目争取进展顺利,立项逐年上升,尤其是国家和院级课题数量不断有新突破,进所经费更是大幅度提高。
在担任所长期间,在其努力下,地理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变化:
1、科研队伍建设成效明显,人才引进和培养实现零的突破。
首次开展了优秀青年科技人员申请特批研究员和副研究员的工作。到1997年先后有8名优秀青年科研人员被特批为研究员,为高层次科研队伍增添了新生力量,同时,也加快了代际转移的步伐;在困难重重,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于1997年首次成功争取到环境地理学博士点,从此,结束了我所不能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历史。博士生导师队伍也不断壮大,当年上岗的13名博导中45岁以下的年轻导师占38%;在科研人员培养方面进入了所内培养与所外引进相结合阶段,开启了所外引进人才的先河。
2、以职称聘任为主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1996年,在院人事制度改革精神指导下,本着“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的原则,根据研究所的优势学科和重点领域,设置了各类专业技术岗位,同时制定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缓聘、低聘与解聘的条件,根据这些条件,对已有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重新聘任。同时,按着“按劳分配、绩效优先”的原则调整、补充了津贴发放方案。1998年在全院率先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了聘任制,取消了职称评定,打破了职称评聘的终身制,实现了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缓聘、低聘和解聘机制,至此,全面实施了以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使科研人员增强了竞争意识,有了紧迫感,有力地推动了研究所改革的深入。
3、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加强国际合作研究。
通过请进来和派出去,学术活动频繁,国际学术交流活跃,外事活动逐年增加。围绕所的重点学科领域,组织召开、成功举办了“中科院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高级研讨班”、参与主持了东北亚环境与遥感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内外各类学术研讨会,研讨班、学术报告会等,活跃了学术氛围,仅1997年就组织各类报告会达10余次,还成功举办了首届学术活动周。频繁程度空前。
4、成功举办了建所40周年庆祝活动。
庆典活动本着喜庆、热烈、节俭的原则,为长春地理所创业发展奉献青春年华的几代人欢聚一堂,同叙共忆,全面展示建所40年所取得成就,特别是新一届班子任期4年来改革发展的成就,以及良好的所容所貌,让全所职工感到振奋,进一步增强了全所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对研究所将来发展的信心,也向中科院及社会各界地方政府展示了良好形象,产生了很大影响,使研究所的社会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
经过几年改革与调整,研究所全面建设都取得明显成效,各项工作都上了一个新台阶,迈出了一大步。取得的科研成果前所未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国家统计局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更为重要的是,在所内创造了一个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为研究所进入院知识创新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地理所一跃成为院内先进单位,所领导集体1997年被长春分院命名为廉洁勤政领导班子、1999年被中科院党组评为优秀领导班子,同年研究所被吉林省委、省政府评为模范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