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土,男,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所长。1936年9月出生于马来西亚马六甲市,原籍福建省永春县。1951年参军,任华东军区司令部气象干部训练大队学员、助教;1952—1955年,先后在南京气象学校、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和长春气象通信学校任教;1955—1959年,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其间被选派到苏联农业气象专家讲习班学习半年);1959—1965年,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任讲师、教研室主任(期间1960—1961年,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进修);1966年,四平师范专科学校(现吉林师范大学)讲师、农学专业主任;1972年调入东北地理所(原长春地理所),历任沼泽研究室主任、所长、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从事中国沼泽湿地和东北三江—松嫩平原区域治理、农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先后担任吉林省地理学会、吉林省生态学会、吉林省气象学会、吉林省泥炭学会副理事长和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1995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副主任;2000—2002年,任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专家顾问;2003年至今,任《湿地科学》主编;2008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湿地环境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2010年至今,任国家湿地公园评审委员会副主任;2013年至今,任国家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2013—2017年,任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2013年至今,任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湿地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世纪70年代初,参加和主持国务院科教组下达的三江平原沼泽与沼泽化荒地资源调查,编制了系列报告、规划及图件。“六五”至“十五”期间,连续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主持沼泽湿地生态农业工程建设与中低产田治理等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课题及部委重大任务,并在“九五”期间担任该区科技攻关的专家组组长。90年代上世纪,在中科院特别支持项目“中国湖沼系统调查与分类”研究中,担任沼泽湿地项目的总负责人,主持了中国各区域沼泽的系统调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主持和参加沼泽地甲烷排放、泥炭地碳循环、沼泽湿地开垦前后水平衡变化、三江平原大面积开荒对自然环境影响、环渤海三角洲湿地等项目。80年代初应用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主持完成三江平原各类农业自然资源和湿地资源复查,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湿地生态保育的模式上,“七五”攻关成功的运用生态学原理,主持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区生态农业工程设计和建设,首创沼泽湿地稻—苇—鱼生态农业工程模式,建成万亩试验示范区,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同时承担三江平原区域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研究。成果先后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八五”、“九五”科技攻关,先后主持完成了三江—松嫩平原低湿农田水土调控工程模式研究以及以低湿农田治理为核心的中低产田治理与区域农业综合发展研究。2004年,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应国家环保局和农业部的邀请,作为专家组组长主持审查利用日本政府2亿美元贷款进行三江平原农业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提出停止开垦湿地的建议被采纳。1997年,主持完成国家环保局的“三江平原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任务,为该区湿地保护提供了方案与科学依据。1998年,主笔“将东北地区建成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和绿色农业基地建议报告”,得到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赞许和应用。2003年,被聘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农业专题区域农业战略研究专家,为规划提供了“东北地区粮—牧—工一体化的商品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4年,参加中国工程院组织的“东北水资源” 项目的研究工作,担任森林和湿地生态保育课题组副组长、生态环境课题组成员,在各省(区)考察和多年东北湿地研究积累的基础上,撰写了“东北山区湿地的保育与合理利用对策”研究报告和《东北湿地》专著。
在中国湿地研究事业发展方面,主持中国沼泽资源调查的同时,与他人合作,设计和建设了我国第一个沼泽湿地生态站,并亲自进行沼泽生态系统物理过程的定位研究,推进了沼泽湿地进入定位研究的新阶段。主持“沼泽地的甲烷排放量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基金项目,在我国最早开始从事天然沼泽甲烷排放的系统观测研究。受外经贸部委托,作为我国唯一代表出席联合国泥炭能源利用会议,并在1994年作为组委会主席在我国首次主持召开了“湿地与泥炭地利用”国际会议。1994年,在林业部主持的中国湿地保护研讨会上,作了“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研究若干建议”的大会报告。1995年,任中科院湿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在组织中科院各有关研究所从事湿地研究做了大量工作,是中科院湿地保护研究行动计划的主要执笔人。担任林业部主持的全国第一次湿地调查专家委员会主任,在技术培训与指导、建立分类系统、成果汇总、监测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湿地科学理论研究方面,1983年,作为执笔人之一出版的《三江平原沼泽》专著,是我国最大沼泽区的综合研究著作,首次系统阐明了三江平原沼泽生态系统的成因、类型、演化、特征及环境功能,至今仍被广泛应用。1987年,为《中国自然保护纲要》撰写的“中国沼泽和海涂的保护”,是最早的保护沼泽之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近几年,主编的数百万字系列专著《中国三江平原》、《三江平原自然环境变化与生态保育》、《松嫩平原退化土地整治与农业发展》、《东北区域农业综合发展研究》、《中国主要湿地区湿地保护与生态工程建设》和参加编写的《中国生态问题与对策》、《中国水文地理》等均对湿地生态、区域农业生态和自然环境变化进行了专章论述。几十年来,在沼泽生态系统的性质、分类系统、形成演化、水热平衡、温室气体排放、湿地健康评价与可持续管理、湿地退化及其生态修复等方面发表了系列论著,为我国湿地科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独立或合作发表论文160余篇,主编专著9部,参编专著15部。作为第一完成者或主要完成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另外,作为参加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项。1986年,被评为吉林省劳动模范;198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1996年、2001年,被评为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1998年,被评为吉林省首批省管优秀专家;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杰出贡献教师奖;2014年获中国地理学会颁发的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
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
2021年5月6日因病在长春逝世,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