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黑土质量与管理国际研讨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由中国科学院发起,黑龙江省科技厅和外专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科学部组织协助,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东北林业大学承办的,首次“世界黑土质量与管理国际研讨会”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il Quality and Management of World’s Black Soils) 于2010年7月13日至7月16日在哈尔滨召开。会上有27位专家做了主题报告,其中我所有五位研究员分别做了如下报告:刘晓冰研究员的《Soil Erosion in Northeast China》,闫百兴研究员的《Effects of Soil Conservation Practices o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in Northeast China》,韩晓增研究员的《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Cycling and Mechanisms of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Agro-Ecosystem of Black Soil》,许艳丽研究员的《Alteration of microbial diversity by different land use and fertilization systems in Chinese Mollisols》,张小平研究员的《Tillage and rotation effects on crop yield and profitability on a clay loam soil in Northeast China》。
黑土是世界宝贵的农业资源,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和最具生产潜力的土壤。全球共有四大黑土区,第一大片分布在乌克兰,约143万km2,第二大片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约70万km2,第三大片分布在阿根廷和乌拉圭的潘帕斯(Pampas)大草原,约50万km2,第四大片分布在中国的长春和哈尔滨及其以北地区,面积约33万km2。这四大黑土分布区由于植被茂盛,枯枝落叶多,历经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层。黑土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十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因此,四大黑土区先后被开发成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基地。除阿根廷开垦不足50%外,其他三片垦殖率均在70%以上。这四大黑土区既是世界的主要粮仓,也是增产潜力最大的区域,对世界粮食、纤维、饲料的生产和输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世界头号玉米生产大国、供应大国的美国著名玉米带就处于美国的黑土带上。2007年生产的玉米,占全世界玉米生产总量的40%,年出口玉米5600万吨,该区域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基地,年产7000万吨大豆,占世界总产的32%,大豆出口2700万吨,占世界大豆出口总量的55%。
加拿大拥有耕地面积4600万公顷 ,主要集中在西部草原省 (包括阿尔伯塔省、萨斯卡彻温省和曼尼托巴省),盛产小麦和大麦,是世界第二大小麦出口国。
阿根廷耕地和可耕地较多,素有世界“粮仓肉库”之称,是纯粮食出口国,其黑土区也是世界大豆和小麦主要产区,年产大豆3800万吨,小麦和玉米各2000万吨,其出口占总产量90%,大豆相关产品出口3149万吨,其农产品出口值占阿根廷出口总值的35%。
乌克兰为东欧黑土核心分布区,垦殖率较高,主产作物为小麦,为“欧洲的大粮仓”。
我国东北黑土区主产玉米、大豆、水稻,虽出口粮食有限,但向国内供应粮食最多,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所产粮食商品率高达60%以上,每年向国家交售商品粮食约占国家商品粮1/3,能够满足我国50%城市人口每年的粮食需求。由此可见,世界黑土区在保障国际粮食安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既是当前主要的粮食产地,也是增产潜力最大的区域。
然而,被称为宝藏的黑土自开垦以来,由于不合理的经营和过渡垦殖,导致黑土生态环境破坏和土壤质量下降,极大地损伤了其可持续生产粮食的能力。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土壤退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最著名的是爆发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美和乌克兰“黑风暴”。美国、加拿大和乌克兰黑土开垦历史均超过20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对粮食的需求大增,致使三国大量开垦黑土后备资源。由于过度毁草开荒、破坏地表植被,这两个地区相继发生破坏性极强的“黑风暴”。北美和南美黑土研究和保护要早于我国至少50年,无论是在黑土基础理论研究还是黑土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积累了一系列成功可借鉴的经验。作为世界农业技术最发达国家的美国和加拿大,其黑土区的农业生产已完全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形成了许多现代黑土保护性利用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来自世界另三大片黑土阿根廷、乌拉圭、加拿大、美国、乌克兰等8个国家的26位黑土科学家参加本次会议,国内参会单位有松辽委、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沈阳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科院、西北农林大学等21个单位200余人。
会议主题为“世界黑土质量与管理”,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的Lee Burras教授、乌克兰国立农业大学的Yuriy S. Kravchenko、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张之一教授和乌拉圭共和国大学Duran Campomar教授分别做了北美、东欧、中国东北和南美黑土的特邀发言,R.M Cruse等33名科学家分别就各大片黑土质量及管理进行了主体发言。最后各国科学家就下一步开展国际合作、人员交流以及会议的持续展开了讨论,达成成立由各国黑土科学家组成的“世界黑土研究国际联合会”,设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多方面开展黑土研究和保护的国际合作的项目。会后各国科学家参观了中国科学院海伦黑土农业生态实验站、拜泉县通双小流域和宾县国家黑土水土保持国家科技示范园区,对我国黑土研究、土地利用、农田管理和保护进行了实地考察,各国黑土科学家现场察看了我国黑土剖面,并进行了现场研讨,加深了对我国东北黑土的认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科学部主任Shahbaz Khan、美国衣阿华州水中心主任R.M Cruse教授、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的Ted Huffman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土、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曹京华副局长、东北林业大学曹军副校长、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何兴元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出版了“世界黑土质量与管理”国际会议论文集。部分论文将在加拿大土壤学报专刊发表。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黑龙江卫视新闻联播、海伦电视台、拜泉电视台和《科学时报》对本次会议进行了跟踪并予以报道。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