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奔走在田间地头的科研团队
“今天要详细查看一下土壤墒情,在免耕播种机调试的时候要多关注关键环节。”一大早,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梁爱珍就带领着黑土有机碳与保护性耕作团队出发了。他们驱车奔赴200多公里以外的大安市月亮泡镇进行例行检查。两个多小时的路程里,梁爱珍一直与同事探讨着今年土壤含水量情况。
“年年地里收成都不好,眼瞅着要耕种了,这可咋办?”大安市月亮泡镇茶古熬村村民焦红伟见有专家来,着急地说。“没事,能解决。秸秆还田方法、配套农机技术我们都会手把手指导。秋收后,将玉米秸秆全部覆盖还田,来年春季使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等作业,最大程度降低土壤扰动,不仅可以蓄水保墒、培肥土壤、节约成本,还能达到丰产增收的效果。”梁爱珍解释道。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黑土保护性耕作研究团队之一,梁爱珍他们20年如一日进行着保护性耕作基础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工作。“研究的最主要内容就是免耕播种机的使用。每年3月中旬开始调试、准备购买化肥、播种,连续观测低温和含水量,到9月准备秋收、记录增收效果,一忙就是一年。”梁爱珍说。
“一般下沉到实验点要做3天分析,播种时要1周,5月至10月每个月两趟。”团队里的年轻骨干陈学文说,团队在大安、德惠、梨树、长春、白城、榆树等地都有合作示范点。
“得主动与农民朋友沟通交流,了解春播农机具调试、准备、种子化肥购买及施用量情况,询问玉米种植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才能给予他们指导。”“保障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的大事,这份使命感是任何事都无法替代的。”一年要出差100多次,有80次都是下乡,奔走在田间地头早已成为团队成员的工作常态。
目前,团队研究成果被《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采用,团队研发的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成为省农业农村厅2019年至2025年加快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计划的核心技术。截至2020年底,我省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已达到1852万亩。
梁爱珍说:“我出生在农村,学习改变了我的命运,希望我能做到学以致用,为农民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同时,黑土是非常宝贵的土壤资源,东北黑土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我们一定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尽最大努力把黑土地养好、用好,通过科学研究为黑土保护和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