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保护性耕作模式为黑土地保驾护航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东北地区的黑土地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承担着我国大粮仓的黑土地,曾经流传着“插根筷子能发芽”的美名,更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然而,由于长期垦殖,重用轻养、只用不养的开发,黑土地一度退化严重。
保护黑土地迫在眉睫。多年来,科研人员们围绕保护黑土地的核心问题不断攻关,提出保护性耕作模式,为保护黑土地提供了“中国方案”。科研人员提出了怎样的方案?
东北黑土区是全球四大黑土区之一,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输出基地。然而,长期的不合理耕作和高强度利用导致黑土面临“量减质退”的境况。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关义新介绍,常规的耕种方式易导致土壤流失。“常规的耕种,要么是把地翻耕,用犁把地翻过来,要么是用旋耕机,把地旋成‘面子’。这两种操作把疏松的土壤裸露在地表,大风一来就把土吹起来,雨水大了就把土冲走,这就是风蚀和水蚀,风蚀、水蚀的问题解决不了,土壤丢失的问题就解决不了。”
免耕播种机(央广网发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供图)
保护黑土地,做起来很难。东北黑土区属于寒温带气候,在世界四大黑土分布区中面积最小、气候最寒冷、农业开发条件最恶劣。关义新认为,保护黑土地,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我国的方式。推广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和少耕甚至是免耕的模式可以最大程度上解决土壤风蚀、水蚀的问题,对增加地力,保护黑土有很大的帮助。他说,秸秆覆盖地表还田可以减少土壤的丢失,让土壤变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或者阻控。秸秆覆盖地表还田,免耕或者是少耕,可以使退化的土壤得到逐步修复或恢复。土壤肥力提高后,产量也可提高。
条耕机(央广网发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供图)
理论上可行的方案放到实践中效果如何呢?从2007年开始,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在吉林省梨树县高家村建立试验基地,经过十多年的试验,形成以少耕免耕、秸秆覆盖还田为核心的“梨树模式”。“梨树模式”达到了保护黑土地的效果吗?能否向其他地方推广?
目前,吉林省的春耕正在进行,记者来到了吉林省梨树县,免耕播种机正在田间播种。吉林省梨树县某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指导苗永强介绍,免耕播种机一次进地即可完成施肥、切断和清理种床秸秆、单粒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大幅减少了农机作业量,也节省了农户的春耕备耕成本。一台机器完全可以完成一系列功能,比如原来用户播种一公顷地需要2000多元的工作费用,免耕播种机可以直接降到500元-600元的工作费用。
免耕播种机(央广网发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供图)
吉林省梨树县农机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介绍,目前免耕播种机已经在梨树县普及。
从2007年开始,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在梨树县高家村建立了试验基地,通过十几年的研究,研发出的免耕播种机和配套的一系列适合东北玉米生产的秸秆覆盖少耕免耕技术体系,被称作“梨树模式”。吉林省梨树县农机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表示,免耕播种机的使用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成为可能。“我们用免耕播种机保苗率能提高10%,整齐度也提高,更理想的状态是全量覆盖还田。如果保苗率达到30%以上,黑土地就能得到有效保护,土地退化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实现协调发展。”
秸秆归行机(央广网发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供图)
据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梨树县的研究实验表明,保护性耕作使土壤养分库容增加10%-20%,养分利用效率提高10%-15%,土壤水分贮存容量增加10%以上,减少土壤风蚀和水蚀80%以上。关义新指出,“梨树模式”的建立示范和推广,改变了农民的传统意识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也有效提升了黑土地农田土壤增碳培肥、抗旱保墒、节肥增效等功能,为黑土地产能的提升提供了长效保障,推动了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目前,中国农业从小规模到大规模转变,从粗放机械化经营向精细化经营转变,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示范推广,现代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体系建立起来。播种机或我们现在研发的条带耕作机,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升级,与智能化、现代化农业有机衔接。”(央广网北京5月14日消息 记者苑竞玮 朱敏)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