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世界地球日特别报道】呵护脆弱的“地球之肾”
央广网4月22日消息 今天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这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今年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央广网特邀生态、地理与环境领域专家向大家讲述美丽而脆弱、丰富又多彩的地球故事,呼吁大家绿色低碳生活,让地球家园更美好。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祝惠
常年和季节性积水为湿地形成、发育创造了条件,也使它兼具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的双重特征。环境与生物因子处于这种“相变与临界状态”下,时空波动性强,抗干扰能力差,所以湿地生态系统极为脆弱。
在气候变化和频繁的人类活动叠加作用下,全球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2018年发布的《全球土地退化现状与恢复评估》报告指出,自1700年以来,全球已丧失了83%的湿地。我国湿地损失和退化问题也十分严峻,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表明,全国湿地面积约5300万公顷,十年间减少近1/10.
湿地退化造成存储在流域湿地中原本巨量的可利用淡水资源快速减少和对地下水补给能力的持续降低,导致区域水文调蓄能力急剧下降,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给区域水资源保障和可持续利用带来巨大挑战,甚至威胁国家粮食主产区水资源的供给能力。
湿地退化也将严重威胁区域生态安全,危及国际重要水鸟的繁殖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八大候鸟迁徙通道中,有三条经过我国。位于 “东亚-澳大利亚-西伯利亚迁徙通道”的东北沼泽湿地,是国际重要保护水鸟东方白鹳、丹顶鹤、白鹤等的主要繁殖地;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辽河三角洲、苏北地区等滨海湿地是“阿拉斯加-西太平洋群岛迁徙通道”的重要中转站,每年途经鸟类达300多种、600余万只;青藏高原等西部湿地则为“中亚-印度半岛迁徙通道”上的斑头雁、渔鸥等鸟类提供必要的停歇地和繁殖地。
湿地是巨大的“碳库”,贡献了全球土壤碳储量的18%-30%,在应对全球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湿地作为重要陆地碳库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碳排放风险。随着湿地的退化和碳库稳定性的破坏,湿地也可能成为棘手的碳排放源。
此外,湿地还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多种资源,如淡水、粮食、肉质产品、药材、能源及其他工业原料,以及特色的旅游景观、教育和科研基地等。
人类为了保护“地球之肾”也早已开始行动。科学界成立湿地研究学术团体,政府出台湿地保护条例与法案,金融机构积极投资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社会公众也在不断提升对湿地保护的参与度。特别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先后发布多项湿地保护相关政策文件,并在2021年出台了《湿地保护法》,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卓见成效,人工湿地建设如火如荼。但湿地保护与可持续管理任重道远,未来急需加强科研投入,从而高质量服务于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等国家需求,增强国家履行国际公约的能力。
编辑:卜叶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