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中国湿地面积亚洲第一 2020年约41.2万平方公里
最新发布的《中国湿地研究报告》封面。 中科院 供图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孙自法)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在中国分布情况如何?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编制的《中国湿地研究报告》27日在北京正式发布,该报告披露,遥感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湿地面积约为41.2万平方公里,位居亚洲第一,《湿地公约》划分的42类湿地在中国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省或自治区。
最新编制的《中国湿地研究报告》基于中国湿地基础研究、调查监测和科学实践,围绕湿地演变、水文、生物多样性、碳汇、修复、利用模式等主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中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研究和管理的建议,支撑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决策,提升公众保护意识。
——中国湿地保护状况方面,一是湿地对保障中国水安全的作用更加凸显。全国沼泽湿地维持着约555亿吨淡水,是淡水资源安全的生态保障;嫩江流域湿地率为14%,发挥着强大的洪水削减功能,对洪峰流量的削减作用可达23%;湿地具有重要的水质净化功能,研究显示每公顷湿地平均每年可去除1000余公斤氮和130余公斤磷,可有效改善区域水环境污染问题。截至2020年底,全国人工净化湿地数量近1200个,相较于2011年新增约750个。
二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2012年以来,随着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开展,中国湿地退化和消失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有所提升。中国现有典型湿地植物1691种,其中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植物73种;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湿地植物370种,其中经济植物273种,环境保护类植物90种,种质资源植物80种。中国现有湿地水鸟296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水鸟有91种。湿地恢复显著提升了植物、水生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和水鸟数量。
三是湿地碳汇功能显著提升。近十年来,随着中国对湿地保护和修复的重视,退耕还湿、退渔还湿、湿地补水等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中国湿地碳汇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中国草本沼泽植被地上总固碳量约为2220万吨,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99亿吨,其中东北湿地区、青藏高原湿地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湿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33亿、53亿和13亿吨。
四是湿地合理利用模式不断创新。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中国加快绿色发展给湿地可持续利用带来机遇。近10年来,因地制宜发展形成很多经典的湿地资源合理利用成功案例和模式。在“大食物观”理念指导下,湿地水生生物在食物安全中的作用更加明显。湿地文化不断沉淀升华和融合,2013年以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全国累计建设各类湿地公园达1600余处,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
五是湿地保护体系日趋完善。2012年以来,中国采取有力保护恢复措施,使湿地损失速率不断下降,湿地人为胁迫逐渐减少,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成效明显。截至2021年,全国已建立64处国际重要湿地、29处国家重要湿地、60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600多处湿地公园,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从2013年至2020年,中国建设国家湿地公园605处(试点),通过验收576处,现有的899处国家湿地公园有效保护了240万公顷湿地,中国湿地总面积减少的趋势已得到明显遏制,2015-2020年间,湿地总面积呈现恢复态势,5年间净增903平方公里,尤其是红树林面积恢复成效明显,中国红树林的总面积基本恢复到1980年水平。
六是湿地恢复技术体系基本形成。目前,中国基本形成较为成熟的湿地恢复技术体系。近年来,中国在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的东北和黄淮海地区典型湿地开展生态需水核算与补水技术应用,形成湿地生境水文调控技术体系;在淡水沼泽湿地、内陆盐碱湿地、滨海湿地等均形成植物快速繁殖、生长优化与群落维持技术体系。水鸟栖息地恢复技术已由单一依靠湿地水文恢复或食源增殖,向栖息地多要素协同定向恢复方向发展,并通过食物链优化形成生态网络体系。通过生态工程与恢复技术并施,实现恢复湿地的稳定性、多功能性和多服务性的有效目标。
——中国湿地保护建议方面,一是实施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湿地保护战略行动。未来需制定针对不同湿地类型的保护政策,实现湿地总量平衡和功能稳定。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加强区域协同与湿地资源整合优化,在松辽流域、长江流域、青藏高原等湿地资源主要分布区谋划建设以不同湿地类型为主体的国家公园。结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开展全国湿地分类分区保护,加强针对东北山区和青藏高原泥炭地、东北平原草本沼泽、滨海盐沼和红树林、长江中下游湖滨湿地等主要湿地类型和重点分布区域的保护和修复,推动实施基于自然的湿地生态修复方案。
同时,实施国家尺度湿地碳增汇计划,提升泥炭地、滨海盐沼、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助力实现“双碳”战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战略区域调查评估,加强珍稀水禽等濒危动植物、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的保护,形成稳定的保护空间格局。加强长江、黄河、松花江等大江大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湿地“水文-生态-社会”系统综合管理。创新“湿地银行”等机制与政策,完善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中国湿地长效保护体系。
二是完善湿地科学基础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议未来从中国湿地类型和湿地分布区域的角度,开展湿地的共性和差异性研究。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中相对稳定的共性生态要素作为研究主线,对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关键生态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注重方法学创新,推动新技术与研究手段的应用,进一步发展完善湿地科学体系。
三是建设湿地研究人才高地和湿地管理咨询智库。未来应加强湿地领域国家级平台的建设,发挥湿地决策咨询智库作用,科学支撑中国湿地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合理布局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着力培养一批国际顶尖的科技领军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搭建和完善高水平国际合作研究平台,充分发挥国际湿地研究联盟的引领作用,开展湿地领域国际前沿联合攻关,实施全球环境基金等国际合作项目,围绕国际前沿形成湿地保护跨国创新研究团队。深度参与《湿地公约》履约事务,牵头制定全球性湿地发展战略、政策,创新和展示中国湿地科技领域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模式,服务国际履约和“一带一路”建设。
据《中国湿地研究报告》介绍,2012年以来,中国开展大量湿地保护与修复计划,2016-2020年实施《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对中国湿地开展全面保护。同时,“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恢复和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在中国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2022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的出台,中国湿地保护已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完)
责任编辑:唐炜妮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