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理所弘扬科学家精神活动月系列展播(六)
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进一步强化我所职工、研究生攻坚克难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动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汲取接续奋进力量,在我所“弘扬科学家精神活动月”中,将以“长春分院第二届双融双创先锋党支部”和“以老科学家命名的科技攻关突击队”的先进事迹分两个系列进行集中展播。
今天展播的是“以老科学家命名的科技攻关突击队”先进事迹第三期。
以老科学家命名的科技攻关突击队——刘兴土“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大安示范区青年突击队
奋斗誓言
发挥突击队主力军、生力军作用,扎根盐碱地、再造米粮川,冲锋“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第一线,为国家黑土地保护事业奋勇建功。
团队简介
2021年成立了以盐碱地综合治理与利用为核心的“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大安示范区青年突击队。突击队区共有党员20名,党员占比60%。团队及成员多次荣获吉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2022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先锋人物”“全国工人先锋号”“神农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区域青年学者”“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科技特派员”等称号。
先进事迹
在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安示范区青年突击队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深入抓好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将抢占科技制高点作为核心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队时刻牢记作为“国家队”“国家人”的职责,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使命。
大安示范区青年突击队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不怕吃苦、攻坚克难的精神,通过“以地适种、以种适地、提质增效”打造“黑土粮仓”用好养好黑土地的大安模式,“5+2、白+黑”的工作更是家常便饭。为把文章写在大地上,大家经常是每日早上5点起床,晚上迎着满天繁星而归,一道长长的灯影照向前方,照亮着改良盐碱地、端牢中国人自己饭碗的初心。全体队员扎根科研一线,草地上顶高温、冒骤雨的进行植被调查,旱田中蚊虫咬、忍痒痛的布置试验,水田和湿地里泡冷水、严把关的连续监测,有的队员连续数月在野外全身心投入技术研发与示范工作中,也唯有“家中稚子坐,手机云哄娃”。虽然科研是困苦与孤独的,但看着盐碱地稻花盛开,荒芜的田地长满高挺嫩绿的玉米,盐碱退化草地植被在一步步的恢复,湿地的水变得清澈,鱼蟹日渐肥美,各位科研人员忘记了科研路上的泥泞与艰辛,这一刻大家都感到欣慰和骄傲。大安示范区建立核心技术示范区5.05万亩,累计在吉林西部白城、松原以及内蒙古兴安盟等地技术辐射推广3223万亩;重度盐碱地旱田由原来无法种植作物实现了玉米亩产400公斤、水田有机质提升至9 g/kg,草地生产力提高30%以上,示范区3000亩稻田种养退水全处理。打造了盐碱地综合改良与利用大安模式,核心技术获批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
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全体队员时刻心系粮食安全的“国家事”,肩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责”。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坚定不移地将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核心任务,作为青年科研人员有责任有义务主动承担、薪火相传,国家赋予了我们这一代人神圣的使命,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以及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唯有努力与刻苦,心系国家生态及粮食安全,聚焦关键科技问题,扎根基层、潜心研究、攻坚克难、不负韶华。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