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系统物质循环研究”成果显著
来源: | 发布时间:2005-04-11 | 【 大 中 小 】
“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系统物质循环研究”是我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2002年启动的仅30个重要方向项目之一。项目拟通过对沼泽湿地水体-土壤-植物复杂体系中碳、氮、磷等元素的迁移与转化、累积与分解,以及与外环境的物质交换与循环的研究,阐明典型沼泽湿地系统碳、氮、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揭示人类活动对典型沼泽湿地系统碳、氮、磷循环过程的影响机理,明确碳、氮、磷的迁移转化与沼泽湿地植被景观格局、湿地功能的关系,提出维持湿地系统稳定和健康的优化调控与管理模式。
在项目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实验研究,进行了16项室内、外专题模拟试验和野外观察实验,采集了5364个环境样品,获得了17000多个试验数据,顺利完成项目的预期目标。在2005年1月中科院组织的重要方向项目中期检查评估中得到各位评估专家首肯和高度评价,在仅30个参加评估的项目中名列第6位。
通过上述试验研究,现阶段基本阐明了以下科学问题:
基本确定了三江湿地水系统的水量平衡关系及其N、P通量;
初步揭示出了典型沼泽湿地系统植物C、N、P的累积、分解特征;
阐明了外源N、P输入与水位变化对湿地植物多样性和密度以及水质的影响;
阐明了C/N,C/P的变化与湿地N、P循环的关系;
通过15N同位素示踪试验,揭示出N在湿地系统中各子系统间以及子系统内的迁移量及其与不同环境要素间的关系;
阐明了自然及人类活动影响下湿地含C(N)气体的释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明确了水量对湿地的影响比营养物质更重要,提出了农田排水对湿地不会产生富营养化的结论。
初步建立了沼泽湿地系统C、N、P循环的多室模型。
为更好的完成项目的科技目标与考核指标及中期评估中专家提出的科学问题,项目组成已经就2005年工作进行了研讨和安排,争取在终期评估中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