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杨仕隆教授做学术报告
2022年1月19日,应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邀请,东北林业大学杨仕隆教授做了题为“动物博弈策略与蛋白质机器”学术报告。报告通过腾讯会议同步直播,线下与线上参会人数30余人,会议由邹元春研究员主持,武海涛副所长致欢迎词。
杨仕隆教授以动物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为例,介绍了生物对生境温度的精确感知和适应具有显著的物种特异性。从温度感知的分子基础入手,通过研究企鹅和大象对温度感知敏感性的差异,确定了决定温度敏感性的关键位点,并通过“水化笼”假说进一步揭示了动物对低温感知的调控机理。之后,杨仕隆教授团队通过观察大熊猫“滚马粪”的有趣行为特征,发现石竹烯及其氧化物是新鲜马粪中引发熊猫行为的活性物质,可以引起动物对低温的耐受。生物可以通过调控分子水平的功能或者借助外力在不利环境中建立博弈优势,得以生存和发展。
会后,参会科研人员针对植物的温度感知原理、冬眠动物的温度感知机制、沙漠及高原等昼夜温差较大地区物种的温度感知机制、物种驯化对温度感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本质的科研思维使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杨仕隆,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青年拔尖人才,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神经学会受体与离子通道分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动物生存适应中处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等生命过程为指导,通过建立具有创新性的先进平台,采用整合生物学的研究手段深入研究动物生存适应相关的生理生化策略和生理生态学机制,并同时发掘和改造新型蛋白质机器。近年来,以(共同)第一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领域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篇,主要工作发表于Nat Commun、PNAS 、Sci Adv、PLoS Biol、Natl Sci Rev等。相关工作被Nature、Science、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学术期刊或新闻媒体作为亮点评述。识别并开发了以SsTx、RhTx、Ssm6a、BmP01为代表的16个新配体家族,并发掘了4个候选分子,获得3项发明专利授权,其中2个原创性工具分子(SsTx、RhTx)实现全球销售。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