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理所在东北地区生态质量变化动态评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生态质量反应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适应性和恢复力,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在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生态质量正经历着剧烈干扰和持续变化。评估生态质量变化和探索其驱动机制可为生态改善和生态退化的整体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对全球生态恢复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研究大多采用间隔时间段的生态质量数据进行动态分析,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生态质量变化的连续过程和短期波动信息。
东北地理所地理景观遥感学科组研究人员基于遥感大数据和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构建了东北地区2000-2019年的逐年生态质量评估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地区和不同省份的生态质量时空变化规律(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同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量化分析了自然和人为驱动因素对生态质量变化的相对贡献和交互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9年,东北地区生态质量由中等提升至良好。基于像元的趋势分析表明,生态质量持续稳定和改善的区域分别占52.57%和46.73%。农田、草地和林地的生态质量改善最为明显。生态质量恶化地区仅占0.70%,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沿海和沙化地区。在9个驱动因子中,高程、土地利用强度和坡度是影响东北地区生态质量改善的主要因子,对东北地区生态质量改善的贡献率分别为20%、16%和13%,而生态工程面积对生态质量恶化起负面影响,贡献率为32%。与单一因素的贡献相比,多因素交互作用显著增强了单因素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解释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决策者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提供重要信息和参考。
图1 东北地区2000-2019(a)、2000-2010(b)和2010-2019(c)生态质量变化趋势
图2 1980s-2020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关政策
研究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生态学领域重要期刊Ecological indicators上,论文由地理景观遥感学科组刘盼博士研究生、任春颖研究员(通讯作者)等共同完成。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2171367)、科技基础资源调查计划(NO.2022FY101902)等项目资助。
论文信息如下: Liu P., Ren C.*, Yu W., Ren H., & Xia C., 2023. Exploring the ecological quality and its drivers based on annual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and multisource data in Northeast China. Ecol. Indic. 154, 110589.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colind.2023.110589.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