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理所科技人员参加第十七届中国生态学大会
并入选第十届理事会
2018年5月4日-6日,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南京林业大学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国生态学大会隆重举办。来自全国320家单位的2300余名生态学科技工作者齐聚一堂,交流生态科学研究前沿成果,共商美丽中国建设新举措。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宴兵代表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出席了大会,李文华院士、秦大河院士、魏辅文院士等生态学著名专家做了大会特邀报告。大会围绕35个主题设置了18个分会场。东北地理所召集并主持了森林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湿地生态恢复的理论、技术及应用两个分会场;何兴元所长、姜明副所长、吕宪国研究员等近20人参加了本次大会,共有16名科研人员,在10个分会场进行了学术报告交流。
何兴元所长召集并亲自主持了森林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分会场,并就东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成效进行分会主题学术报告,报告引起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和关注;赵恒田研究员和魏红旭副研究员,在本分会场分别围绕我国山野菜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与产业前景展望、东北森林区人工种植薇菜与林下植物群落共生性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吕宪国研究员和姜明副所长召集了湿地生态恢复的理论、技术与应用分会场,姜明副所长和武海涛研究员主持了学术交流。姜明副所长以淡水沼泽湿地恢复的理论、技术及应用为题的精彩学术报告开启了分会场的学术交流;武海涛研究员和张文广副研究员,分别就湿地无脊椎动物的环境敏感性及其指示功能、退化湿地芦苇种群恢复技术与可行性进行了学术交流。祝惠副研究员主持了研究生论坛化学生态学及生态系统观测分会场。
章光新研究员、郑海峰研究员、任春颖副研究员、刘晓辉副研究员、张红香副研究员、李晓宇副研究员和任志彬助理研究员,分别在生态水文学理论与实践、退化淡水生态系统恢复、农业生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学、城市群生态修复与生态安全、国家重要生态保护地、生态遥感与应用等分会场,就变化环境下的湿地生态水文学研究、城市森林及其服务功能的时空分布、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土壤异质性对苜蓿生长影响、街道绿地对城市热舒适度的调节作用、湿地水体富营养评价和森林植被遥感制图进行了学术交流。王媛媛、刘召刚两名研究生参加了研究生学术论坛,并做了东北森林长期样地树种多样性变化和紫花苜蓿补播对额尔古纳天然草地影响的学术报告。
5月5日,同期召开了中国生态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生态学会第十届理事会。东北地理所何兴元所长当选常务理事,吕宪国研究员当选为监事会监事,姜明副所长和王文杰研究员当选为理事。
5月6日闭幕式上进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挂靠东北地理所的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被评为先进集体,是中国生态学会31个分支机构中,此次受到表彰的6个集体之一。专委会主任姜明副所长代表专业委员会进行了领奖。
本届大会的成功召开,为中国生态学领域各类成果搭建了充分的展示平台。东北地理所科技人员的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东北地理所生态学的研究水平和最新进展,扩大了研究所生态学学科的社会影响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