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美丽中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生态脆弱区绿色发展途径和区域综合示范”举行示范区考察和课题启动会
2019年5月26日—5月31日,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美丽中国”专项“生态脆弱区绿色发展途径和区域综合示范”项目首席丁永建研究员、专项监理组刘国彬研究员、专家组李新荣研究员、各课题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及课题骨干组成考察组,对东北地理所承担的“东北农牧交错带生态功能提升与绿色发展示范”和“黑土退化风险评估及其阻控技术集成示范”两个课题的示范区进行现场考察,并在东北地理所召开了课题启动会。
课题启动会于5月31日召开,专家组由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刘兴土院士、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丁永建研究员、李新荣研究员、赵文智研究员、张志山研究员、杨建平研究员、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赵新全研究员和地球化学研究所白晓永研究员组成。项目及各课题参加单位的60余位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丁永建主持了会议。
东北地理所副所长姜明研究员致辞,对专家组成员及各位项目组成员表示欢迎,并感谢项目组对东北地区生态问题的重视,期望各位专家对课题的实施方案提出指导意见。
东北地理所姜明和张兴义研究员分别代表课题“东北农牧交错带生态功能提升与绿色发展示范”和“黑土退化风险评估及其阻控技术集成示范”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课题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实施方案、年度任务和考核指标、任务分解情况、示范区建设情况和已取得的进展等内容。专家组肯定了两个课题的实施方案以及2019年开展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对两个课题提出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给予了高度认可,认为研究技术“用得上、有影响”;指出“东北农牧交错带生态功能提升与绿色发展示范”的创新性较高,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技术研发做得很到位;“黑土退化风险评估及其阻控技术集成示范”课题对于示范地的选择很恰当,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高度关注,有特色。
期间,东北地理所所长何兴元、副所长张平宇会见了考察组一行,对考察组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项目组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关心与支持,并表示会全力做好支撑单位的管理工作,大力支持课题研究与示范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启动会召开之前,5月26-30日,考察组深入两个课题的示范区进行了现场考察和工作指导。
5月27日,在海伦水土保持监测研究站的侵蚀退化核心示范区,张兴义和郑粉莉研究员现场介绍了侵蚀退化研究的长期监测和研究样地,讲解了秸秆覆盖条耕和秸秆打捆填埋沟毁耕地再造创新技术研发的进展,以及黑土坡耕地水土保持和提质增效技术体系;在海伦农业生态站李禄军研究员汇报了黑土退化及耕地质量保育长期定位试验的研究成果,并带领考察组查看了黑土有机质与作物生产力定位试验。
5月28日,考察了海伦黑土保护海伦双泉村示范区、五大连池市示范区,隋跃宇研究员讲解了黑土剖面特征及垦殖后土壤质量演变过程,经过近百年的垦殖后严重退化的黑土地,给考察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考察组指出“黑土退化风险评估及其阻控技术集成示范”课题与地方紧密合作,踏实科技转化,希望课题紧密衔接国家工程,保护黑土地,成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
5月29日-30日,在松嫩平原西部盐碱湿地生态研究站,李晓宇副研究员简述了台站已有的“稻-苇-鱼-蟹”复合生态工程模式及成果,带领考察组考察了建设完成的500亩示范区,汇报了苇基食用菌栽培技术生产转化及苇基菌糠肥田技术研究进展,并指出课题希望通过完善湿地农业复合生态工程模式及生态产业链条,推动盐碱沼泽湿地生态功能提升和绿色产业发展。在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杨昊谕博士全面介绍了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开展的盐碱地治理的主要技术、方法及进展,并详细介绍了盐碱地顶级植被羊草种群快速克隆繁殖技术和外源激素引发提升羊草生产力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通过羊草扩繁技术集成及推广,实现盐碱地羊草植被的恢复。黄迎新研究员系统介绍了松嫩盐碱化草地形成原因、现状,以及盐碱化草地恢复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指出“东北农牧交错带生态功能提升与绿色发展示范”课题希望通过脆弱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恢复及提升,发展绿色产业,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为整个东北农牧交错带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助力精准扶贫,提出可推广、可复制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
大安市高熙礼副市长、大安市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刘茂林主任全程陪同了考察,并表示东北地理所的各项技术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并希望今后继续加强与东北地理所的研究合作,加快吉林西部的生态建设、加速区域的经济发展。
5月31日,考察组参观了中科学院东北地理所长春综合农业站,详细了解了东北地理所在生态农业领域的各项研究工作。王敏玲工程师介绍了长春综合农业站研究体系以及整体布局,冷建田博士介绍了大豆分子设计育种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以及育成的品种及品系表现,李波博士介绍了东北地理所研发的玉米品种及其表现以及东北地理所牵头成立的中科玉科企联合体,张延博士介绍了保护性耕作的长期效果以及产量动态,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姜明介绍了“高光效栽培技术”的研发过程、科学机理、经济效益和推广情况,以及水稻直播技术的现场效果。
考察组对东北地理所的在农业生态领域开展的研究十分感兴趣,指出相关技术创新性高、效果较好,影响力大,已经初步形成产业,对地方生态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并表示今后要加大交流力度,加强合作,助推中国生态建设深入发展,为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