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甘建国一行调研东北地理所松嫩平原相关试验站
松嫩平原西部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交错区和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冲突严重,多为贫困区。针对本区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盐碱地高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等问题,东北地理所建立了3个野外研究台站和多处技术研发与示范基地。多年来,野外平台在推进院地合作、加快成果转移转化、提高服务地方能力等方面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2020年5月26日-27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甘建国,分党组书记马七军,东北地理所所长何兴元,党委书记苏阳等一行10人深入野外台站一线,调研东北地理所在松嫩平原相关科研进展和省院合作项目实施情况。
5月26日,调研组驱车300公里来到长岭草地农牧生态研究站,就松嫩草地优质牧草生产和畜牧业持续发展问题开展调研。站长周道玮研究员和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长岭种马场场长张铁军陪同了调研。周道玮重点介绍了秸秆添加+喷淋冲洗、覆沙+喷淋冲洗等关键技术,钟荣珍研究员介绍了秸秆养羊舍饲模式和肉质改善关键技术。随后,调研组来到长岭站与吉林省圣一金地生物质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草地农牧业示范基地,公司董事长龚政介绍了双方合作创建的“小冰麦+燕麦草”、“燕麦+燕麦草”一年二季作物种植模式和20万亩退化草原高效流转利用情况。调研组一行就种植技术的经济效益、市场前景进行了详细了解,并围绕“喷淋+秸秆+生物菌”技术、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和食用菌菌丝化多功能秸秆饲料研发进行了深入座谈。
5月27日上午,调研组来到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重点调研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和盐碱退化草地生产力提升万亩示范区。梁正伟研究员等科研人员详细汇报了大安站科研监测、平台建设和成果产出情况,并实地介绍了耐盐碱植物筛选、耐盐碱水稻杂交育种、苏打盐碱地改良剂“脱碱3号”、 盐碱地植被恢复与水肥高效调控的研发与应用情况。考察组还参观了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会工作委员会设立的梁正伟 “劳模创新工作室”,高度评价了近10年来大安站主持实施了国家项目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等丰硕成果。
27日下午,调研组来到松嫩平原西部盐碱湿地生态研究站。大安市委副书记朱永领、牛心套保国家级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主任李岩陪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到退化湿地芦苇恢复区、苇-蟹养殖区、苇基食用菌培养室进行了实地考察。副站长文波龙博士汇报了盐碱湿地生态产业模式、湿地资源合理利用与高效调控等研发最新进展。
伴着夕阳的余晖,调研组来到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系统调研了省院合作项目“沙葱引种栽培及产业化开发示范”进展情况。项目首席邵庆春研究员汇报了沙葱引种栽培技术集成创新、引种露地栽培示范和反季日光温室栽培情况。调研组就沙葱生产阶段的相关技术突破、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进行了深入讨论。
为时两天的调研日程紧凑,内容丰富,长春分院高度评价了东北地理所相关野外台站和基地的长期科研工作积累和丰硕成果。甘建国特别指出,东北地理所相关科研团队长期扎根松嫩平原,切实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成功破解了苏打盐碱地治理难题,为松嫩盐碱地综合治理优选了粮、草、牧、湿等结合为基础,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循环产业模式,实现了精准改良和高效利用;同时建议,要继续保持科研院所和地方政府、企业的紧密联系,扎实推进科技落地和成果转移转化,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贡献科技支撑力量。何兴元指出东北地理所野外平台建设要坚定研究方向,保持研究特色,更加紧密结合地方发展需求,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充分挖掘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加强各项研究的示范效果,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