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永不消逝的光——追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刘景双
在德惠市晨光村,有一片玉米地与其他的地不大相同,垄向不依据道路而定而是磁南偏西,垄距也要宽上两三倍。尽管株与株之间采取了密植的方式,但植株长势茁壮,土地也更加湿润肥沃。
“自打刘老师建起‘高光效’实验基地,我就在这儿打工。我当了好几十年农民,这种种法也是头回儿见着,省种子,护水土,透光、通风都好,病虫害也少,还能增产。”村民刘有林如数家珍。
在刘景双工作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领导和同事们说“他不管研究啥,不研究出个名堂来都决不罢休”,学生们说“老师搞科研从来都是没黑没白”,家里人说“他眼里只有科研”……
刘景双就像一束光,把所有的能量都献给了他热爱的黑土地。2016年6月6日,处在肝癌晚期、一再拖延手术的刘景双,终于在忙完了学生的答辩工作后,被大家催着上了手术台,可他这一去,却再也没能回到心中牵挂的地理所。刘景双因肝细胞破裂大出血,带着他的科研梦永远地离开了。斯人已去,但那束光却不曾消逝,依然温暖着他眷恋的黑土地。
阳光灼灼,万亩禾苗壮
刘景双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专业,到地理所工作后,从事的是对资源环境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湿地的研究。尽管学的是地理、研究的是地理,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刘景双也通过地理知识发现了农业问题。为什么无论种植哪种作物垄距都是65厘米?种植垄向普遍根据道路或河流朝向到底对不对?带着这些疑问,刘景双一头扎进了对农业问题的研究里。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依据地理学和作物栽培学理论,根据地球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地理纬度的变化与差异、光合作用的原理等知识,刘景双和他的团队提出了“作物高光效新型种植模式”,科学地量化了玉米、水稻最佳种植垄向与垄距,创建了玉米、水稻高光效新型种植模式,构建了玉米苗带轮换休耕耕作模式和玉米秸秆高效还田技术体系。
“高光效”课题组成员、地理所副研究员王洋说:“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增产,而且秸秆就留在地里,既能护土保肥,又不用焚烧秸秆,减少环境污染,此外垄距的扩宽使轮番耕作、耕地休耕变为可能,能够有效保护东北黑土地。”
“高光效”研究启动之初,不仅被很多人质疑,而且研究经费缺乏,还是刘景双斩钉截铁的一句话给项目组提了气,“就是用我的工资也要把这项研究搞下去。”
2004年和2005年是研发的初始阶段,核心技术还在试验,配套技术也要摸索着来,那时候刘景双担任地理所副所长,日常的管理工作很繁重。为了不影响工作,刘景双常常早晨两点多就起床,自己开1个多小时的车、行驶60多公里,来到位于德惠市的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查看玉米长势,同研究团队一起分析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调整试验方案,6点多钟再开车返回所里上班。王洋说:“刘老师到基地时也就3点半,我们经常在梦里被他叫醒,于是就偷偷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他‘周扒皮’。”
后来,“高光效”开始推广,刘景双就更忙了,黑龙江农垦区、德惠、九台、榆树等地都有他的身影。
经过11年的研究和6年的示范,如今的“高光效”不仅被广大农民认可,还得到了李振声、匡廷云和李玉等院士专家的赞许,在我国北方6省(区)22个示范区应用2240万亩,增收粮食11亿公斤,取得了“玉米增产6%至15%、水稻增产5%至10%、耕地轮换休耕两年、土壤容重下降、有机质含量提高、耕地质量恢复”等一系列重大成果。刘景双带领的研究团队也获得“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集体”称号,研发成果获得了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科技贡献奖一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地理所所长何兴元给出的评价更是简洁有力,“普通农民有可能不知道地理所,但都知道‘高光效’。”
烛光闪闪,满园桃李香
于锐是刘景双带的最后一届博士研究生,回忆起当年论文答辩前的细节,他还是觉得“心惊胆战”。他说:“那时候,如果隔几天没去见老师,老师就会打电话指导我写论文,一说就是一个多小时。”
刘景双带的另一名博士生张静静说:“不仅论文框架、测算数据,就是标点符号用错了,老师都能发现,都会给你指出来,还毫不留情面。”
到毕业论文答辩时,于锐的论文至少改了10遍,张静静说不清自己为了论文花了多少时间了。张静静说:“就算是这样‘磨’出来的论文,老师还不满意,他告诉我们,他会让其他导师千方百计给我们挑毛病,让我们用真本事堂堂正正地毕业。”
与刘景双的另一个学生王洋相比,于锐和张静静还算是幸运的,因为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王洋过了12年。“我2002年就来到地理所,不光是刘老师带出来的博士生,还一直跟着他搞科研。”虽然王洋能力和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可向刘景双汇报工作时还是很紧张,“我每次见刘老师前,都要把材料再看一遍,把思路再捋一捋,才敢敲门进去。”
不仅仅是做学问,刘景双对学生从没有放松的时候。去省外找工作的学生,每次出门前、回来后都要跟刘景双打个招呼,不然他不放心。
每逢中秋节、元旦,刘景双总会挤出时间请学生们吃顿饭,他怕学生们想家。“饭桌上也有‘煞风景’的时候,有一次我和大家讨论一部热播的电视剧,正说得热闹,老师却问‘谁谁又发表了一篇文章,你们看了吗’。”张静静说,除了科研,别的都入不了老师的“法眼”。
刘景双治学严谨,让他的学生们不敢不努力学习、不敢不认真工作。如今,王洋已经成了地理所副研究员,于锐通过各项考核,留在了地理所工作,张静静也成了一名大学老师。
灯光明亮,指引前行路
“生活可以大大咧咧,搞科研可决不能马虎”,这是刘景双常对课题组成员和学生们说的话,也是他日常的真实写照。
在从事科研工作的30多个年头里,刘景双除了创造了一项项不凡的科研成果,还有一批“寒酸的古董”。
与他“并肩战斗”了十多年的电脑终于扛不住了,屏幕上出现一道白杠儿。张静静提醒他换一台,可他却觉得还能用,一直用到报废。
椅子扶手上的皮子磨掉了一大块,于锐要给刘景双买把新的,可他却说:“你去找卷胶带,帮我缠上。”
刘景双的“坐骑”是一辆十年前购置的小轿车,很多人劝他换一台,可他一脸骄傲地说:“这辆车又陪我上班,又跟我下乡,开了十年都没出什么毛病,用不着换。”
张静静说:“在老师眼里,东西不分新旧,也不分品牌,只分能不能用,因为他根本就不关注这些,他关注的只有科研。”
事实也的确如此,2015年“高光效”技术已经日渐成熟,可刘景双还是放不下。
2015年10月10日,刘景双偶然得知吉林市万昌镇有了近千亩的水稻“高光效”示范区,他十分兴奋,马上带领两位研究员一起实地调研。
王洋说:“刚到那儿,刘老师就觉得看不清东西,还恶心。他说可能是自己前段时间太累了,先在车上休息一下,让我们去了解情况。等我们回来时,他已经出现了呕吐的症状,却还说自己没事。在我们的劝说下,他才同意返回长春到医院检查。”到医院时,刘景双低压40,高压只有60,最后被诊断为肝癌细胞破裂出血,幸亏及时手术,才挽回了生命。
手术后,又进行了3次介入治疗,刘景双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了。地理所党委书记苏阳说:“尽管他家离地理所有20多公里,可他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所里上班的人,早上6点多就能看见他的车停在楼下。出院没几天,他的车竟然又出现在所里了。”刘景双的妻子和儿子劝他多休息,可他却说:“还没有做完的事儿太多。”
或许,刘景双从未在意过自己已经把太多的时间献给了科研工作:因为每天来得太早走得太晚,他就向所里申请了一张24小时可以出入的门禁卡;因为常常顾不上吃饭,他的办公室里总备着方便面;节日和假期,他有一大半时间是在地理所里度过的……
不仅是在地理所和试验田,那些在家里少得可怜的时间,刘景双也没闲着。他的床头总放着一个小本子,夜里想到什么,都要连忙起身记下来,还被刘景双起了个风雅的名字——“拾萃集”。
刘景双总说“要拼命干,潇洒玩儿”,他说自己桥牌打得好,可所里几乎没人看他玩过;他说游泳是自己的强项,可所里的体育馆就没出现过他的身影;他说自己做菜有一手,可依照他的工作时间,哪儿来的工夫做饭……
潇洒玩儿是假,拼命干可是真。刘有林说:“晨光村附近都让刘老师走遍了,他和农民唠种地的事儿,一唠就是一天。”九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邱信臣说:“刘老师的穿着、做派都像农民,挽起裤腿就进田,趴在地上找角度、量密度。”梨树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说:“刘老师吃饭从不讲排场,而且一吃完就着急下去考察,一块试验田接着一块试验田地查看。”王洋说:“住院期间,大家去医院看望,他总不忘问问大家工作进展。”
2016年5月,于锐要进行留所答辩,身体已经非常虚弱的刘景双,还会隔三差五地指导一番。医生和家人都劝刘景双赶紧住院,可他却说:“等学生答辩完吧,不然我放不下。”2016年5月26日,忙完了学生答辩工作的刘景双,终于住进了医院,可病情却每况愈下。6月6日,刘景双因肝细胞破裂大出血,离开了大家……“拾萃集”里还有好多新点子没来得及验证,办公室的桌子上还放着一沓要申报国家科技奖的材料,答应为于锐做证婚人的诺言也无法兑现了……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刘景双就像一束永不消逝的光,照耀着黑土地,激励着他的同事、学生,沿着这束光继续砥砺前行!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