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湿地遥感大会顺利召开
2022年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的一年;同年,我国将在湖北武汉举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遥感技术在多时相、多平台、大数据、定量化、智能化处理等方面的不断发展,为湿地科学研究与管理决策提供了更便捷的方法和更广阔的思路。
为了促进湿地遥感领域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推动湿地遥感科学与技术的深入发展,提高遥感在湿地保护与管理的应用水平,2022年8月13日,第四届中国湿地遥感大会围绕“人与湿地和谐共生”主题,通过腾讯网络云平台顺利召开。同时在“遥感学报”梧桐会直播平台等网络直播。大会得到包括《遥感学报》等国内外11家湿地和遥感领域著名学术期刊的支持。
本次大会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广州大学、深圳大学、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9家单位共同主办,由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水资源安全北京实验室、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空间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共同承办。大会包括1个主会场、11个分会场。共邀请和召集到国内外81家单位、161位科研与管理人员汇报交流。
大会开幕式由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柯樱海教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小娟教授代表主办单位、承办单位致辞并强调“中国湿地遥感大会”已经具有良好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对于促进我国遥感科学与技术在湿地保护和修复中的深入应用,培养后备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宗明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蒋卫国教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牛振国研究员作为大会荣誉主席分别致辞,祝贺第四届中国湿地遥感大会顺利召开。
主会场报告由牛振国研究员和柯樱海教授共同主持。7位大会特邀嘉宾四川师范大学邓伟教授、北京林业大学雷光春教授、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宗明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蒋卫国教授、白军红教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廖静娟研究员、宁波大学孙伟伟教授,分别做了《基于水安全的小微湿地网络体系构建》《自然保护地智慧生态感知系统》《中国湿地时空特征、驱动因素与保护有效性》《城市湿地遥感与国际湿地城市可持续发展》《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境演化、模拟与调控》《1990-2020年全球红树林动态监测》《海岸带高光谱遥感影像处理与典型应用》的大会主题报告。中国湿地遥感大会作为完全开放的学术论坛,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主会场在线人数5200余人次,分会场在线人数9800余人次(包括腾讯会议、《遥感学报》梧桐会、蔻享学术)。
大会共设立11个专题分论坛,分别聚焦“遥感大数据与湿地分类”、“湿地植被遥感”、“湿地水环境遥感”、“湿地生态过程动态监测”、“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遥感”、“湿地保护与修复遥感”、“河口和海岸带湿地遥感”、“城市湿地与生态遥感”、“湿地大数据与决策服务”、“红树林与互花米草遥感监测创新方法”、“湿地高光谱遥感技术与应用”,报告人和与会者充分交流了湿地遥感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等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应用实践。东北地理所王宗明研究员、宋开山研究员、毛德华研究员、贾明明副研究员分别召集和主持了分会场报告。
大会闭幕式由柯樱海教授主持,向带来精彩学术分享的161位报告人、4个直播平台、11个中英文合作期刊、30位分会场召集人、27位联络人、会务组人员以及9个主办单位和26个分会场承办单位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宣读了分会场评选出的22个最佳报告奖和31个优秀报告奖获奖研究生名单。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邓雅文和厦门大学的张振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第五届中国湿地遥感大会承办组织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侯西勇研究员致辞。侯西勇研究员表示,举办中国湿地遥感大会四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研究生在大会上带来精彩的学术分享,影响力不断壮大。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将认真筹办第五届中国湿地遥感大会,希望国内外同行持续关注,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湿地遥感事业发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