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大安示范区“盐碱湿地资源利用与生态功能提升模式”成功召开现场测产观摩会
2022年9月24日,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盐碱地生态治理与高效利用大安示范区模式四“盐碱湿地资源利用与生态功能提升模式”在位于白城市镇赉县的建平基地召开了现场观摩会。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书记苏阳,白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范非、副局长于洪祥,镇赉县副县长范立家、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冯明,吉林农业大学李月红教授,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陈伟强副研究员,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李兆君高级工程师,白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孙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办公室副主任殷丽娅、黄迎新研究员等领导和专家应邀参加了观摩会。李月红教授担任现场测产专家组组长,黄迎新研究员担任观摩会主持人。
苏阳介绍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黑土地用好养好”“端牢中国饭碗”重要指示精神、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重要举措的历史使命,充分肯定了大安示范区扎根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地所取得的重要阶段性进展以及对吉林省“千亿斤粮食”工程的重要作用,对盐碱湿地资源利用与生态功能提升模式科技人员积极创新、不断探索、研发新技术的精神以及“小扣蟹、大产业”的进展给予了高度评价,鼓励科技人员要继续立足国民经济主战场,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同时对白城市政府、镇赉县政府以及龙头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协作表示感谢。
模式负责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文波龙副研究员,系统汇报了技术模式的定位和目标以及盐碱稻田-湿地系统资源高效、生态健康一体化方案的整体思路及其当前运行情况,详细介绍了建平基地重点示范的“以养促改”苏打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和苏打盐碱水型蟹种培育技术的核心内容、主要创新及其综合效益。
专家组听取汇报后,实地考察了建平基地,在对测产地块进行实地勘察的基础上,采用下笼捕捞、取样、称重、3次重复等程序,进行了现场测产。
测产结果显示,蟹种产量为77公斤/亩,规格140只/公斤,长势良好、活力强、个头整齐、底板干净、肥度饱满。专家组一致认为,苏打盐碱水型蟹种培育技术和“以养促改”苏打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效果显著。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