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站召开肇源示范基地新垦盐碱地“三良一体化” 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专家测产现场观摩会
为进一步推进盐碱地“三良一体化”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大安模式的推广应用,吉林大安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团队与黑龙江宸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于肇源县新肇镇盐碱地治理项目区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10月12日,大安站与黑龙江宸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在肇源示范基地成功召开了新垦盐碱地“三良一体化”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专家测产现场观摩会。
测产组专家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杨劲松研究员、张丛志副研究员,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严光彬研究员,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崔伟梁副会长,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邵玺文教授,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卜庆云研究员等组成。
大安站常务副站长李伟强研究员介绍了大安站的建设背景、定位及建设历史。梁正伟研究员介绍了盐碱地“三良一体化”高效治理模式的技术内涵及应用情况。王明明副研究员介绍了盐碱地磷石膏改土培肥、侧深施肥、密植栽培等技术特点及效果。刘宏远工程师介绍了新型苏打盐碱土调理剂的应用情况。在专家组的组织下,通过丈量地块、计算面积、收割水稻、称重去杂、检测含水率等一系列程序对产量进行测定。
专家测产结果显示,重度盐碱地(土壤pH 10.00,EC 0.60 mS/cm)对照田块种稻第一年水稻产量仅为3.02公斤/亩。而当年采用以磷石膏改土培肥、东稻122、侧深施肥、密植栽培、微生物菌剂、灌排洗盐等技术为核心的盐碱地三良一体化高效治理模式,水稻产量为456.16公斤/亩。采用以磷石膏改土、东稻122、密植栽培、微生物菌剂、灌排洗盐等技术为核心的盐碱地三良一体化高效治理模式,水稻产量为426.6公斤/亩。采用以复合钙源与酸性物质结合排盐降碱、有机肥复配中微量元素增养扩容、生长调节剂定向促生等措施为核心的改良技术,种植品种为通泽861,水稻产量为402公斤/亩,增产效果显著。
黑龙江宸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清泉表示,肇源示范基地实现了黑龙江省首例“当年立项、当年改造、当年达产”的目标。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通过 “改好地、选好种、用好方”,改善土壤性状、提高水稻产量和综合效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同时,项目提高当地居民人均收入,提升生态环境,推动乡村振兴建设成果再上新台阶。
肇源县政府及相关农业部门,黑龙江宸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等媒体,当地水稻种植户,大安站高级工程师刘淼及在站科研人员等60余人参与专家测产现场观摩会。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