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通知
应区域大气环境学科组邀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潘月鹏副研究员拟于7月6日上午在我所做学术报告。
报告人:潘月鹏 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大气污染物干湿沉降和来源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报告时间:2015年7月6日(星期一) 上午10:00-11:00
报告地点:环境楼4楼会议室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2015年7月3日
报 告 人 简 介
潘月鹏,男,1981年10月生,山东济南人,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青年科学家实验室主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兼职导师,主要从事大气污染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作为主要成员建立了华北大气干湿沉降通量观测网络(10站点),发展了干沉降观测技术方法,建立了区域大气中30余种化学成分沉降通量数据集,系统性研究了营养元素(碳、氮、硫、磷)和污染物(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等)通过干湿沉降向地表环境的输入规律,所取得的创新性系列成果不仅为大气污染控制和生态影响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还应用于大气化学模式、排放源清单和卫星资料的验证和评估研究。参加科研课题20余项,合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担任《环境科学》、《生态学报》、《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科学学报》、《Atmos. Environ》、《Atmos. Res.》、《J. Air Waste Manage. Assoc.》和《Sci. Total Environ.》等期刊审稿人。
近年来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加的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大气/植被界面氨气交换通量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观测与模式研究青藏高原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京津冀城市群大气霾污染形成机制及调控原理研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地气碳氮交换及其与气候的相互作用
5.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
6.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京津冀大气灰霾追因与溯源
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典型流域陆地生态系统-大气碳氮气体交换关键过程、规律与调控原理
1. Pan, Y., and Y. Wang (2015), Atmospheric wet and dry deposition of trace elements at 10 sites in Northern China, Atmos. Chem. Phys., 15(2), 951-972.
2. Pan, Y., Y. Li, and Y. Wang (2015), Comments on “Half-century nitrogen deposition increase across China: A gridded time-series dataset for regional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 by Chaoqun Lu and Hanqin Tia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4), 97:68–74, Atmos Environ, 101, 350-351.
3. Pan, Y., Y. Wang, G. Tang, and D. Wu (2012), Wet and dry deposition of atmospheric nitrogen at ten sites in Northern China, Atmos Chem Phys, 12(14), 6515-6535.
4. Pan, Y., Y. Wang, G. Tang, and D. Wu (2013a),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atmospheric sulfur deposition in Northern China: insights into the potential acidification risks, Atmos Chem Phys, 13(3), 1675-1688.
5. Pan, Y., Y. Wang, Y. Sun, S. Tian, and M. Cheng (2013b), Size-resolved aerosol trace elements at a rural mountainous site in Northern China: importance of regional transport, Sci. Total Environ., 461-462, 761-771.
更多信息欢迎访问个人主页:
http://www.escience.cn/people/AtmosphericDeposition/index.html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