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20年度东北地理所公众科学日线上科普大赛的通知
中国科学院第十六届公众科学日将于2020年5月23-24日以线上的方式举行,为了充分发挥我所科研资源和科技人才优势,鼓励科普创作,促进我所科学传播工作不断发展,科研处和信息中心共同举办举办东北地理所线上科普大赛,优秀作品将在“云上公众科学日”和我院各类线上科普平台、公众号展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时间
2020年4月22日至2015年5月15日。
二、参加对象
研究所在职、退休职工,全体研究生
三、主题及要求
(一)活动主题
围绕研究所的科学研究领域,就相关知识、成果和技术进行科普创作。
(二)征集类型
1、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要求个人原创,内容必须围绕研究所各个学科领域进行创作。2000字左右,图文并茂; 建议选择一个问题,深入解答,讲解透彻明了。 类型多样,以下形式可供选择:
①硬科普:聚焦科学前沿和应急热点。内容兼具科学性、前沿性或热点性,以及趣味性。可以是对所在领域前沿性研究、进展、话题的科普解读和评述;也可以是对社会谣言的澄清、误区的说明;还可以是对社会突发热点事件的科学解读;
②科学文化:围绕科学人物、科学思想和科学史。可以是历史上鲜为人知又有启发意义的科学故事;也可以是对知名科学人物的访问访谈;还可以是针对科学与社会的某一争论性问题的观点阐释等;力求具有思想深度和传播分享价值。
2、科普公开课
①公开课建议采用提前录制的方式,时长不超过 25 分钟。
②公开课应明确课程的受众,可以选择小学、初高中和普通公众三类用户群体来设计公开课的内容。
③公开课视频应符合高清技术指标,分辨率应至少达到1280*720,建议1920x1080,帧速率达 50/25fps,视频文件格式为 MP4。
④科学公开课参考案例:物理所已发布的“《云里·悟理》系列微课”之“何谓物理”访问地址:http://v.kepu.cn/video/play_4384.html(系列课程访问地址 http://www.kepu.cn/zt/ylwl/)
⑤如有意参与公开课,请在4月28日前联系科研处。
3、科普摄影
①参赛摄影作品应结合活动主题,内容健康向上,题材风格不限,彩色、黑白不限。
②作品要求。参赛摄影作品限电子版,文件类型为JPG格式,可分单幅、组照(每组照片不超过5张,组照请打包),每人报送作品单幅不超过4张、组照不超过2组。每张照片大小须在2M以上。参赛作品可附简短的标题或文字说明,组照每张照片要有一个总标题再配文字说明。
4、科普视频
①科普微视频
围绕研究所学科方向,时长1~5分钟的科普动画、动漫、纪录短片、DV短片等,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内容短而精,兼具科学性、艺术性及趣味性。
②科学实验微视频
围绕研究所学科方向,时长1~5分钟的科学实验相关纪录短片、DV短片等,实拍、二维三维动画、动漫皆可,呈现实验过程、实验现象、解说实验原理等。
5、网络科普直播
①本届公众科学日将于5月23日-24日基于今日头条与抖音平台设立“云游中科院”主直播间。5 月 23 日全天和 5 月 24 日上午与各机构进行连线,精选各所的精彩的直播画面。
②各结合自身学科方向,通过手机或摄像机拍摄方式,由主持人带领参观实验室、野外台站以及重大科学设施等,介绍研究学科知识点、科技创新成果、科学发现故事等;或者组织开展简单、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或者科学观测,由科学家讲解其中的科学原理或知识点。
③如有意愿参与直播,请在4月28日前与科研处联系。
四、参与方式
请参赛者于2020年5月15日前将参赛作品电子稿发送至lishuang@iga.ac.cn。稿件请注明作者、联系方式及所在课题组。
五、评审标准及奖项
(一)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研究所将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从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通俗性和趣味性五个方面进行评比。主要评比标准为:选题是否新颖独特、知识点的阐述是否准确、文笔是否流畅以及作品的想象力、趣味性、可读性和创作手法。
(二)大奖赛设一、二、三等奖,入选作品均有200-500元不等的稿酬或奖品。
六、其他事项
(一)参赛作品版权归属参赛者。参赛者授权后,研究所可对参赛作品巡展和出版。
(二)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爽
电话:82536090
邮箱:lishuang@iga.ac.cn
科研计划处\信息中心
2020年4月22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