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吉林省科协2022年度重点科普项目第一批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是我省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一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按照《吉林省科协2022年科普工作要点》安排,突出科普的价值引领,进一步增强省科协科普工作能力,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着力打造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和基层科普组织动员体系,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普作品创作与科学知识的传播,省科协将组织开展2022年度重点科普项目申报,通过申报评审方式遴选确定项目承担单位并予以经费支持。现将2022年度重点科普项目第一批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及要求
(一)特色科普活动专题
按照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的科普宣传、科普讲座、技能培训、知识竞赛、咨询服务等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高的科普活动。主要包括以下活动主题:
项目一:“助力双减”科普活动
项目内容:落实教育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要求,以科普资源进校园、学生进科普阵地“双进”服务“双减”,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以科普工作示范基地为阵地,围绕全省中小学校课后服务需求积极开展优质科普服务;在全国科普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普活动。具体包括:
1. 申报单位要围绕落实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深入开展调研,了解掌握本地区或者本行业领域内“双减”工作对科普资源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科普活动。
2. 积极与中小学校,特别是科教资源不足的地区的学校对接服务,以“双向选择”的方式建立助推“双减”的合作,科普活动服务中小学校不少于5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服务学生不少于5000人次。
3. 组织不少于10名科技工作者参与活动。
4. 在省内主流新闻媒体有活动的宣传报道。
项目周期:2022年1月—11月
项目数量与经费:不超过3项,共计9万元。
申报要求:申报单位为省科普工作示范基地或其所在法人单位。申报单位应熟悉科普领域特别是科普基地建设与运行的基本情况,具备完备的项目组织实施条件,可以提供项目实施所必备的保障条件。项目完成后,10个工作日之内报送1500字项目总结报告、信息报道稿、项目决算单等材料。
项目二:“促进乡村振兴”科普活动
项目内容: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着力提升农民文明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等能力,开展农村科普活动,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1. 面向全省农村、农民,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等,旨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增强高素质农民传播科学知识能力,带动引领周围群众提高科学生活、健康生活的理念和能力。
2. 组织农业农村、科普等各方面专家不少于20名,编写面向培训对象的兼具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的科普培训课程(包含培训PPT课件和授课说明,不少于20课时),推动科普进入农民教育培训课程体系。
3.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普活动,有效覆盖受众超过10万人次。活动有省内主流新闻媒体报道。
项目周期:2022年1月—11月
项目数量与经费:不超过2项,共计8万元。
申报要求:申报单位为涉农高校、科研院所。项目单位具备较强的农村科普工作基础和组织管理经验,拥有一批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一支组织管理人才队伍。项目完成后,10个工作日之内报送1500字项目总结报告、信息报道稿、项目决算单等材料。
项目三:“吉林省农民科学素质竞赛”科普活动
项目内容:为努力提升我省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在广大农民群众中间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组织开展农民科学素质竞赛。具体包括:
1. 采用线上的方式开展竞赛,对竞赛内容进行设计、组织与实施。
2. 组织全省农村专业大户、合作社社员、农业企业骨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成员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和高素质农民以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会员和广大农民;科普工作者、科普中国信息员、基层农技人员、基层卫生计生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官;农业专家、农业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以及高、中等农林院校师生等参加竞赛。参赛人员覆盖全省各市州,参赛人数超过30万人次。
3. 对优秀组织单位和参赛选手进行表彰奖励。
项目周期:2022年1月—11月
项目数量与经费:不超过2项,共计15万元。
申报要求:申报单位需熟悉了解农村科普工作情况,具有开展农民科学素质竞赛经验,能够对全省农民参加活动进行有效组织和动员,具备活动策划、组织和实施能力。项目完成后,10个工作日之内报送1500字项目总结报告、信息报道稿、项目决算单等材料。
项目四:科技热点事件和社会突发事件应急科普活动
项目内容:针对社会科技热点事件(如热点科学现象、重大科技成果、重大科技活动等)和社会突发事件(如公共卫生事件等),在符合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发挥自身优势,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开展解读式、回应式科普宣教工作,组织开展科普宣传、科普讲座、科普答疑等科普活动,做好政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对科技热点事件的科学认识,提升社会公众关于科技热点事件和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的认识能力和应对能力。具体包括:
1. 有较为完备的应急科普工作队伍、组织体系,能够做到快速响应,科学回应,在科学解读科技热点事件及防范化解社会恐慌、科学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 举办同一主题应急科普10次以上,参与专家10人次以上,社会受众达到2万人次以上,产生良好社会效益。
3. 相关资料及工作情况及时报送吉林省科协。
项目周期:2022年1月—10月
项目数量与经费:不超过6项,共计9万元。
申报要求:申报单位为省级学会、科研院所、有关单位。项目完成后,随时申报,同时报送1500字项目总结报告、信息报道稿、项目决算单等材料,项目申报截止日期为2022年10月15日,2022年10月进行项目认定。
(二)科普资源开发建设与推广专题
项目五:科普资源开发建设与推广
项目内容: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强化优质科普内容供给能力,强化科普创作与集成,扶持科普创作人才成长,对优秀科普资源开发建设与推广给予资助扶持。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1. 面向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原创科普选题,重点支持的选题应具有如下特点:突出科技资源特别是重大科技工程的科普化;聚焦社会热点和公众需求,关注民生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前沿、食品安全、医疗健康、防灾减灾、绿色环保、气候变化与碳达峰碳中和等领域(可参考《2022年度科普中国选题指南》)。
2. 开发与建设成果包括科普图书(具有国家审批正式书号)、科普音像制品(含科普音频、科普动漫、科普短视频等)、科普海报、科普摄影作品、科普剧脚本、网络科普专栏等,并在项目周期内完成创作,提交成品。整套开发成果作为一个申报项目,数字类相关作品请提供电子版。
3. 获得扶持的申报单位须对开发建设成果进行宣传推广。制定宣传推广计划,组织1场科普作品创作沙龙和1场宣传活动(宣传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科普讲座、读者见面会、成果发布会等),参与媒体不少于3家,并采用新媒体方式协同宣传推广。线上线下传播量不少于5万人次。
4. 开发建设成果经省科协与项目承担单位协商确定所有权和使用权,省科协对相关活动予以指导。
项目周期:2021年11月—2022年11月
项目数量与经费:不超过10项,共计50万元。
申报要求:申报单位为省级学会、有关单位。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科普创作人才队伍,具有较高社会热点敏感性和较强的传播推广能力。项目完成后,10个工作日之内报送1500字项目总结报告、信息报道稿、项目决算单等材料。
(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专题
项目六: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内容:加强科普工作示范基地、科技小院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普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拓展公众参与科普的途径和机会。具体包括:
1. 加强实体展教设施建设,拓展现有设施科普展教功能,增加科普画廊、科普展板、科普标识等科技科普元素,打造科学家精神教育阵地、前沿科技体验阵地、公共安全健康教育阵地和科学教育资源平台,提升科普服务功能。
2. 确保科普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作用,利用设施载体,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开展科技培训、科技展播、咨询答疑等,有效实现科学传播,扩大科普覆盖,受众超过2万人次。相关科普工作有省内主流新闻媒体报道。
项目周期:2022年1月—11月
项目数量与经费:不超过8项,共计40万元。
申报要求:申报单位为省科普工作示范基地、被中国科协授牌的科技小院属地科协或基层农技协。项目完成后,10个工作日之内报送1500字项目总结报告、信息报道稿、项目决算单等材料。
二、项目申报方式及时间
1. 请下载填写《项目申报书》(见附件),申报材料应客观真实,要素齐全,目标合理,结构清晰,形式规范,不得弄虚作假。
2. 同一项目不得以不同名称申请省科协其他经费支持。同一项目已获得中国科协或省科协其它项目经费支持的项目不得申请。同一法人单位不得重复申请同一项目,同一法人单位申报每类专题项目不得超过1个,一经受理不再调整。如有协作单位,须在申报书中写明,并明确任务分工、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责、权、利。
3. 请于6月12日前上报纸质项目申报书(加盖公章,一式5份),同时上报电子版(Word版和PDF盖章版)至科研计划处,逾期不予受理。电子邮箱:lishuang@iga.ac.cn,文件名标注为“(申报项目名称)重点科普项目申报书”。
联系人:李爽
电话:82536090
科研计划处
2022年6月8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