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创新三期创新文化建设规划 (方案)
创新文化建设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文化是激励创新工作的源泉。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全力推进我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各项工作,提升研究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我所创新三期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在创新二期中,我所在园区建设、形象识别、行为规范与制度建设、价值导向和精神氛围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有效的尝试,初步创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研究所特色的创新文化体系,在提高研究所整体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创新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迫切的任务,随着中科院知识创新三期工作的逐步深入,院党组提出了创新文化建设要“往深里去,往高里提”的要求,我们要结合思维和观念上的更新,瞄准精神层面的核心目标,通过大力弘扬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正确的科研价值观、良好的科研道德和奉献精神,通过认真分析、归纳、挖掘我所历史的积淀,审视我所的优秀文化传承,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和谐、竞争的良好文化氛围,逐步形成并完善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依法办所,以德兴所,传承优秀文化之精华,顺应时代发展之需要,具有东地特色的创新文化体系。 一、创新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发展观;认真贯彻科学院对创新文化建设工作的要求和部署,以服从和服务于研究所三期创新任务为核心,以推进创建和谐研究所为主线,大力营造和谐、竞争、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凝聚人心,激发热情,团结力量,促进发展。通过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构建与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良好精神氛围和催人奋进的人文环境。 二、创新三期创新文化建设的目标 在二期创新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我所的特点与特色,经过3—5年的努力,凝炼出具有我所特色、适应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层面要求的战略目标,营造出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谐的人际关系、配套的规章制度、活跃的学术氛围的研究环境;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职工聪明才智发挥,有利于科研创新的文化环境,形成与研究所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的爱国敬业、科学民主、勇于开拓、团结奋进,全体职工认同并自觉遵守与实践的创新文化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用创新文化建设的成果进一步促进研究所创新三期目标的实现,为研究所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的科学事业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创新三期创新文化建设的任务 创新文化是创新的灵魂,文化创新在研究所的发展中,以“文化力”的方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功能上讲,创新文化是一个有利于提升并维持创新能力的人文生态环境;从构成上讲,创新文化是在创新实践中产生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外在表现的多元复合体。 外在形象、行为制度和精神理念三者之间虽然层次和影响力不同,但同为一个整体,不能分割和偏颇。三者之间由浅入深,渐进演化,逐步达到精神上的最高境界。我所的战略目标和发展理念既是创新文化建设的工作内容,也是追求的目标。目前我所的创新文化工作已经完成了外在形象、行为制度的建设任务,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层面既精神理念的建设工作是我所文化建设的重点。 1、夯实基础、优化环境 在二期创新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我所的科研基础条件和软环境建设,使之成为东地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在不利于吸引人才的大环境下,以极大的魄力,努力营造好研究所的小环境。要继续加强科研基础条件和实验室建设,要继续改善青年科研骨干和职工的住房面积和条件,继续创造增强全所职工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外部环境,为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做出重要贡献。通过不断努力,形成优美环境、和谐氛围,信息便捷,服务良好,特色鲜明,具有国立科研机构文化品位和时代风貌的科研园区的外部环境。 2、坚守理念、明晰定位 所党政领导要对研究所创新文化建设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并将其视为“凝心聚力”的工程来大力实施,持之以恒,不断向前推进。我们要进一步弘扬我所在二期创新中凝练的符合国家需求和院知识创新要求的两大创新理念:一是科技创新理念,即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国家湿地研究中心、国家黑土农业生态研究基地”的战略定位,力争在3—5年内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做出具有显示度的贡献,成为在国际上有特色、东北亚著名的地学与农业生态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二是文化创新理念,即凝心聚力、张扬人文精神,坚定“博大精深、追求卓越,献身湿地科学、奉献区域农业发展,建设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环境、一流的管理、不断创新跨越”的东地发展理念。 3、唯实求真、激励创新 全所职工精神状态的优良,骨干作用的充分发挥,管理和支撑的有力保障,是东地所创新工作和事业发展的保证。要将“引到湿地科学与农业生态、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确定为东地所创新文化的核心理念与使命,并在研究所的各项工作中发扬光大。干事业、出成果离不开人才,面对我所引进人才难的实际,要始终坚持吸引人才与自主培养人才并举的原则,明显加快科技人员年轻化、高学历的梯队建设步伐,使全体职工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团队意识、创新能力、奉献精神明显增强,建立由首席研究员(科学家)、骨干科研人员为核心的爱国爱所、勇于开拓的科研创新队伍;建立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研究生(流动)队伍;建立依法行政、服务完善的良好管理与支撑体系;尽快形成职工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的创新文化局面。 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认真审视我所的传统,深入剖析文化的积弊,优良的继续发扬,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改进,进一步发掘、整理我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与时代脉膊相呼应,激发东地人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和蓬勃向上的工作热情。 4、深入提高、形成特色 按照新时期办院方针和院党组关于创新文化建设要“往深里去,往高里提”的要求,将创新文化建设紧紧依附于科研创新工作,从创新文化的理念、行为、视觉等各层面,全面深入推进创新文化建设目标,提升创新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在完成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系统方面的创新文化基础性工作后,深化全体职工对研究所创新文化精神层面最核心的基本要素的理解,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创新能力建设。 一是在核心骨干层面上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要着力提高青年科学家把握学科发展前沿的能力,组织申请重大、重点课题的能力,带领队伍、培养人才、善用人才的能力,活跃创新思维的能力;管理岗位的负责人要着力增强全局意识、政策意识、合作意识、效率意识、工作技能和服务意识。能力的提高对推进创新文化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提升青年科学家的创新能力和政治素养,增强管理队伍的服务创新意识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是不断提高团队意识。研究所的发展历程已经决定了我们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来实现我们的创新目标。我们已经在湿地科学、农业生态学、景观遥感等学科方向上形成了独特的具有鲜明特点和地域特色的研究优势,我们要进一步整合我所有限的科研资源,在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研究特色的学科领域,布设我们的科研力量,全力培养能攻关、能打硬仗的科研创新集体,使之成为东地所创新的中坚与核心力量。对青年学术带头人要压担子、重培养、多指导、勤沟通,给予其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学术带头人在教学生、做科研的过程中要带出优秀的科研团队,在抓项目、出成果的同时带出优秀人才,使青年科研骨干的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各研究中心和学科组,为弘扬团队意识,可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各自的创新文化目标,并上墙入栏,以激励学科组的科研人员的责任意识、进取意识,使职工的精神面貌和自觉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的意识有明显的改进和增强。 三是采取培训、引导、激励的方式,强化理念,推进创新。所党委可以适时组织以“提高政治素质,提升管理水平与艺术”为主题的管理干部培训,使管理干部在政治和业务能力方面更加贴近和适应研究所创新工程的需求。所团委要在全所青年中开展“理想·事业·追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和知识讲座,引导青年职工和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事业目标,树立学术追求与国家需求相统一的科技价值观。为倡导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知识创新,鼓励奋发向上的科研创新精神,培养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激励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要设立“东地所青年创新奖励基金”,以奖掖在科研创新工作中做出有创新贡献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四是积极推进研究所的民主管理,实行所务公开、政务公开。所里克通过建立的所务、党务决策通报制度,征求民主党派、离退休职工和全所职工对研究所创新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管理部门通过政务公开栏、信息简报、网络政务信息平台等载体,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让职工广泛参与和了解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通过文化建设去解决调整、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思想与观念问题,以期达到思想的统一。在制度建设层面,既要严密、完备,同时又要认真执行,落实到位,及时检查完善,使研究所的各项工作步入了规范有序的轨道。 五是发挥共青团、工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共同推进创新文化建设。党支部和群团组织是创新文化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和承担者,在保证创新文化建设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组织开展适合各类人员参加的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春游、参观展览、知识讲座、表彰先进等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提高职工的身体素质,提升团队意识,从而起到了凝聚人心,稳定人心的目的。 六是重视顶层设计,走创新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提升之路。通过建立东地所“创新文化论坛”,并以之为载体,全面提升东地所创新文化建设的深层次内涵,形成全员参与、整体互动的创新文化氛围。倡导科研人员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对待科学问题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通过举行不同研究领域、不同层面的学术研讨会,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倡导学科交叉,激励科研人员走出去,将高水平的人才请进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沟通交流,加速提高,使研究所的显示度、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四、实施措施和组织保证 1、加强研究所对创新三期创新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以所长为组长、党委书记委为副组长的所创新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形成所党委组织落实,党、政、工、青齐抓共管,全体职工积极参与的创新文化建设有机体系。 2、所党办与所综合办公室为所创新文化建设的具体组织实施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与计划的实施。 3、利用网络、宣传栏、讲座、知识问答等形式,加大对创新文化的学习、宣传力度,使全体职工对研究所的核心价值观与发展理念有一个准确、明晰的认识并自觉参与创新文化建设工作。 4、创新文化建设要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检查,突出工作时段、突出工作重点,不走过场,务求抓出实效,并把创新文化建设工作情况列入到年终考核评价体系中,由所里相关部门组织运行。 5、把创新文化建设同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研究所的日常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创新文化建设与研究所的其他工作协调发展。 6、每年根据创新文化建设工作计划的要求,给予经费支持和其他条件的保证。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07年1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