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第五届中国九所玉米育种大会暨中科玉九所联盟会议圆满召开
2018-02-05 | 来源:玉米育种学科组 |【

  近日,第五届中国九所玉米育种大会暨中科玉九所联盟会议在海南省乐东县九所镇圆满召开。共计118家育种单位参会,参会人数达300多人,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发起,关义新研究员主持。参会领导与专家包括: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邓超博士、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武海涛副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王天宇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徐云碧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谢传晓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徐明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王喜庆教授、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育种家田清震博士等,玉米研究领域各个方向的专家和知名公司一线育种家齐聚一堂,共话中国玉米育种的未来与方向。

  会议首先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武海涛副处长致辞并传达所领导对大会的大力支持及充分肯定九所联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邓超博士向育种单位详细介绍了当前我国品种审定相关流程,包括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的测试方案,申请审定品种DUS测试流程及其他所需项目。王天宇研究员对国家良种重大科研协作攻关项目概况和进展做了详细的汇报,指出该项目旨在进行发掘优异种质与自交系创新,优异杂交组合配制与筛选,苗头品种测试与竞赛和人才培养与信息化交流,最终提升研发竞争力,产出高效品种,推动我国玉米产业供给侧改革。徐云碧研究员对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相关理论与应用技术进行了整体总结,包括基因捕获技术、靶向测序与分子标记开发,并介绍了最新研发的玉米20K SNP芯片,在保证检出SNP准确性前提下能够极大降低分子育种成本。谢传晓研究员对玉米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双单倍体育种技术应用最新进展向大家进行了汇报,指出运用最新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平台并结合双单倍体技术对进行高效转化,从而为玉米育种提供了更好的科研技术平台。徐明良教授在玉米抗茎腐病QTL基因克隆及抗病机理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为育种家提供了更加优良的玉米抗病材料。中国农业大学王喜庆教授团队建立了玉米功能基因组平台,该平台整合了中国农业大学在生物技术、玉米遗传育种、作物栽培与管理、植物营养等方面的优势力量,研究兴趣涉及玉米的各种方向,并详细介绍了智能化的高通量性状分析技术。田清震博士具有多年育种经验,从育种的多个层面进行解析,总结出育种几个重点注意事项分别为:保持平衡多样性与先进性;保持杂优模式,持续循环改良;保持相对稳定规模和选择强度,平衡基础群体数目与大小;广泛地测试,获得科学的数据;通过南繁、DH、分子手段一切手段加快育种进程。各专家从分子育种、单倍体育种、工业化育种以及与传统育种结合等多层面多角度对玉米育种研发各个环节深入剖析。另外,中国玉米各个种植区域(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资深专家也对中国玉米各种植区域的育种经验进行分享与深入交流。最后,中科玉九所联盟对2017年整体工作进行梳理回顾,充分肯定联盟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存在不足提出完善建议,同时对来年工作进行部署展望。

 

 

  在玉米种业巨变的浪潮中,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发起的“中国九所玉米育种大会暨中科玉九所联盟会议”,以产学研相结合为宗旨,为各种业公司提供了更开阔的视野,构建了一个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研究再到育种一线的交流平台,将最实用、最高效、最前沿的生物科技运用到育种第一线。在九所联盟完善的管理与整合下,已推动中国玉米育种领域走过了五个春秋,未来必将为中国玉米育种产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附件下载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邮编:130102 电话: +86 431 85542266
Email: iga@iga.ac.cn 传真: +86 431 85542298
Copyright(2002-202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ICP备050020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17302000214号